山东妇联深入推进“巾帼好品 数字赋能”行动

以数字为桨,助推女性逐浪前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网络直播要建立‘人设’,比如,东营水煎包传承人、菏泽牡丹画娘……用故事打动消费者。”近日,山东省妇联“巾帼好品 数字赋能”电商培训走进郯城县,讲师张晓丽手持教学手机进行演示,150余名妇女紧盯屏幕记录要点。

  课后服务继续延伸,讲师团队直奔郯城县高大制帽厂直播间,针对企业跨境业务痛点开展“一对一”把脉问诊,通过分析海外客群的消费偏好,提出三大核心方案,指导建设海外独立站。

  近年来,山东省妇联深入推进“巾帼好品 数字赋能”行动,以电商发展为引擎、以赋能服务为支点,积极开展“巾帼电商”培训系列活动,在全省16个市累计开展64场赋能培训,线上线下培训妇女188.4万余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她力量”。

  实战教学,“结业即就业”

  山东省妇联精心组建专家团队,在培训中注重实战教学。

  今年5月,在走进青岛的电商课上,老师一讲完理论就带领学员在直播设备前操练了起来。“5分钟我就卖出了96个火烧!”莱西市手工艺人邹晓慧完成直播实操后激动不已。为更好激发学员的实操热情,临沂培训班组织学员开展了分组比赛,一个直播小组创下成交订单35单、销售额5453元的佳绩。

  课后,老师们还通过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开展跟踪服务。靠着老师在群里的“陪跑”,济南市天桥区北坦街道的张丽从二胎宝妈成功蜕变为女主播,如今已累计直播21场,给商家带来12万元的销售额。

  这种“培训+就业”无缝对接形式,让优秀学员培训结业就能实现就业,将所学技能快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入。

  按需出单,需要什么就培训什么

  培训结合各地需求,按需出单。在临沂市沂河新区,面向花卉种植妇女教授直播话语;在临清市,指导如何用抖音本地生活运营店面;在潍坊市,讲授女企业家普遍关注的视频号直播运营;在德州市德城区,助力残疾妇女云端筑梦;在东阿县、冠县,用AI技术赋能女性创业。

  山东省妇联还将集中培训与入企“把脉”相结合。“我生产的都是红木家具,这种大件家具怎么做直播?”走进家具制造大县宁津,女企业主提出了问题。专家在厂里详细了解情况后,拿出了“用特色小件家具线上引流,吸引客户线下成交”的系统方案。

  在了解各地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山东省妇联靶向施策,把全省200多名女企业家集中起来,举办了全省巾帼电商示范培训班。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观摩企业、剖析案例、分析问题,“这种培训积极回应广大妇女电商创业就业发展需求,形式灵活,成效显著。”东营市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薛晓燕深有感触地说。

  产销对接,卖货才是硬道理

  为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帮助妇女创业,山东省妇联在京东平台打造了全国第一家巾帼特产馆——“山东巾帼好品馆”。线上开馆,线下选品。组织选品团队赴各地实地选品,开展产销对接活动20多场。

  菏泽的牡丹瓷、日照的生态蓝莓、聊城的手工花馍、垦利的手工辣酱、武城的陈醋等众多地道山东巾帼好品亮相各地选品会。去年“6·18”当晚,京东“山东巾帼好品馆”部分好品,在京东生鲜官方直播间销售,1小时销售额即突破20万元。当前,16市好品还在持续上架和销售中。

  山东省妇女创业发展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通过标准化培训、平台化对接、品牌化运营的三维赋能,缩短“从学到赚”的路径。下一步,中心将继续面向全省创业妇女、女新农人、女企业家开展电商培训、资源链接、产销对接等服务,进一步拓宽创业妇女的就业渠道,推动“妇字号”企业以数字为桨,在就业创业的壮阔航程中逐浪前行。

中国妇女报要闻 1以数字为桨,助推女性逐浪前行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