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官兵与学校师生合影留念。 朱辉煌/摄
□ 刘良钰 莫杰
“孩子们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上课,在崭新清爽的图书馆阅读了!这份情谊,沙村人记在心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同心镇沙村新落成的校园图书馆前,村党总支书记陈汉金紧握着武警广西总队梧州支队官兵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藤县同心镇沙村曾是贫困村。那时,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许多村民不得不将孩子送到数公里外的沙村小学本部或孔科小学就读。通往校本部有两条路:大路车多且快,步行需两小时;山路虽近,只需一小时,却崎岖危险,让家长们日日悬心。
“帮扶先扶智。我们坚持教育先行,大力改造教学点,就是要为孩子们改变命运创造更好的起点。”在新落成的图书阅览室里,支队长王信号向在场的干部群众介绍支队的帮扶理念。
自2016年起,武警梧州支队精准对接沙村需求,秉持“解决紧缺、满足必须、拓展先进”的原则,分阶段投入资金,彻底改变教学点面貌——改造了1个标准化公共厕所、硬化了1个篮球场、翻新了4间教室、新建了学校大门和14块文化墙;更换了8副门窗、4块黑板,安装了12个吊扇,更新了100套标准课桌椅;购置了2套现代化电子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等),以及篮球、足球、羽毛球、跳绳等大批文体器材。
昔日的黄泥地操场变成了孩子们奔跑嬉戏的乐园,破旧教室变成了窗明几净的“最美学堂”。精心设计建造的图书馆设施齐全,营造了温馨、开放的阅读空间。同时,支队广泛发动官兵开展“多捐一元钱、温暖一片心”爱心助学活动,累计捐赠图书两千多册,极大丰富了馆藏资源。
如今的教学点,旧貌换新颜。硬件设施的飞跃提升,不仅显著改善了师生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也极大增强了教学点的吸引力,学生人数稳步回升,真正实现了“拴心留人”。
“帮建一个好支部,激发战斗力。”支队政治工作处副主任王海全在沙村村委组织生活会上的一席话,道出了支队帮扶的另一着力点。在沙村于2016年脱贫摘帽后,支队认识到,想要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必须激发内生动力,建强基层党组织是关键。
为此,武警梧州支队充分发挥部队党建优势,主动与沙村党总支部结成“党建联建”对子,通过组织共建,探索实践“党建+帮扶”工作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帮扶的强大合力,为沙村持续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帮扶攻坚是长期的暖心工程,必须一件接着一件干,干一件成一件。军地要通力协作,合力破解难题,让沙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广,让幸福之花开得更鲜艳!”在一次深入沙村的调研座谈会上,支队长王信号的话语掷地有声,道出了支队官兵助力沙村振兴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