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元包邮手机壳铅含量超标30倍

  近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手机壳产品质量专项风险监测,随机抽检20款价格不等的手机壳,对有害物质含量等指标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评估。评估结果显示,部分低价手机壳的铅含量超出国家标准上限30倍。铅含量超标,不仅对人体细胞有害,还可能破坏骨骼,引发肾衰竭。此外,一些廉价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并伴有刺鼻气味,长期接触则会引发慢性中毒。

  目前,手机壳未被列入强制性认证商品目录,大量“三无”产品(无厂名、无质检、无标准)通过电商渠道流入市场。一些商家可能会回收医疗废料、电子垃圾,简单处理后注塑成型,这样的手机壳往往携带塑化剂、多环芳烃、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多环芳烃易通过皮肤接触和呼吸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长期接触会在人体内经代谢转化,引发基因突变,增加患癌风险。此外,使用工业胶水可能导致手机壳甲醛、苯系物超标,一些消费者反馈拆封后“气味刺鼻”,实为甲醛、苯系物等有毒物质超标的典型信号,手机发热时毒气释放显著加剧,长期接触有引发慢性中毒的风险。 

  对此,专家表示,选购手机壳应优先选择液态硅胶或TPU材质,认准3C认证、执行国标《手机壳套通用技术要求》的产品,避免购买外观花哨、价格过低的“三无”产品。新壳使用前可用清水冲洗并通风放置一周,且建议定期更换,以减少健康风险。

中国妇女报新闻 49.9元包邮手机壳铅含量超标30倍 2025-07-20 2 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