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近日,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儿童小宇(化名)的家中暖意融融,爱心妈妈刘阿姨正陪他一起过生日。看着蛋糕上自己最爱的小汽车图案,小宇拿起叉子轻轻切下第一块,双手递到刘阿姨面前:“刘妈妈,这块给你。”这个曾经害羞腼腆的孩子,如今已学会用行动表达爱。
这样温情的场景,在广饶县已成为常态。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饶县创新打造“乐安花开·伴成长”品牌,通过队伍赋能、阵地拓展、服务优化,构建起规范化、精准化、长效化的困境儿童关爱网络,用爱与陪伴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成长的蓝天。
专业队伍重赋能,用“爱心”温暖童心
“每次看到孩子们穿上我们亲手缝制的衣服,我就觉得很开心。”在广饶街道国安社区“齐心国安”巾帼共富工坊,爱心妈妈巩红燕和姐妹们正忙着赶制一批新衣,准备送给社区的困境儿童。
加强队伍建设是提升关爱服务质效的基础。广饶县将队伍建设作为爱心妈妈结对关爱工作的关键,通过“机关干部带头、优秀典型引领、基层力量带动”模式,广泛吸纳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加入。为提高帮扶的专业性,县妇联联合教育、卫健、法院、检察院等组建了多支“爱心妈妈帮帮团”,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安全教育、法律知识普及等专项培训,让爱心妈妈的陪伴既有温度也有深度。
“因为曾经被爱照亮,所以更愿成为别人的光。”在最近一期的爱心妈妈培训会上,爱心妈妈吴玉菡分享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她曾是一名受助儿童,如今接过“爱心接力棒”,成为一名爱心妈妈,结对了两名小姑娘。像她这样的“反哺者”,在广饶县有15人,她们用自己的经历激励困境儿童勇敢面对生活。
关爱网络全覆盖,用“匠心”打造阵地
周末的《共产党宣言》陈列馆里,孩子们在爱心妈妈的陪伴下,一起重温红色记忆。“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坚强。”小朋(化名)认真地说道。这个浸润着红色文化的爱心妈妈驿站,让革命精神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据了解,广饶县积极整合红色教育、传统文化等资源,创新打造了20处爱心妈妈驿站,构建起系统化、专业化的儿童关爱服务阵地,为爱心妈妈开展课业辅导、心理关爱、成长陪伴等常态化活动提供固定场所,并通过“红色研学游”“非遗齐笔体验”等特色活动,让困境儿童在参与中感受本土文化魅力,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关爱从驿站延伸到每个孩子身边。广饶县以爱心妈妈驿站为核心,联动覆盖城乡的社区家长学校、妇女儿童家园等服务阵地,构建起“以点带面,全域覆盖”的关爱服务体系,让关爱服务实现了从“有形覆盖”到“有效服务”的提质升级。在大王镇阳河社区家长学校,每到周末和节假日,留守儿童小健(化名)都会来到社区,“这里有爱心妈妈辅导我作业,给我讲故事,陪我说话。”小健开心地说,“每次来这儿,心里都暖暖的。”
关爱服务精准化,用“真心”护航成长
“孩子现在开朗多了,谢谢你们。”广饶县财政局爱心妈妈团队收到了小薇(化名)爷爷发来的信息。原来,小薇因为家庭变故变得沉默寡言,爱心妈妈们得知后,经常带着小薇参加集体关爱活动,也时常去家里陪伴她,耐心开导,终于让小薇重新展露笑容。
为提高关爱服务的精准性,广饶县在动态调整留守、困境儿童台账的基础上,针对困境儿童面临的学习缺“导”、成长缺“陪”、精神缺“爱”,开展特色服务:一方面组织爱心妈妈和孩子们一起参加读书分享、研学出行、劳动实践等集中关爱活动;另一方面深入开展“敲门行动”,爱心妈妈走进孩子家中,进行入户陪伴、课业辅导、心理疏导等,将关爱服务精准送达。同时立足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人履职不到位的情况,主动下沉优质家教资源,将科学的家教理念有效辐射到困境儿童家庭。
在爱心妈妈的陪伴关爱中,孩子们不仅笑容更多、心里更暖,更在关爱中学会了感恩与成长,用爱温暖着更多人。广饶县妇联主席吴春兰表示:“我们不仅要关注孩子们的眼前困难,更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拥抱未来,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