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综合报道
今年以来,为深入贯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创业支持体系提升创业质量的意见》,全国各地密集出台、落地一系列针对退役军人的高含金量创业支持政策。一个覆盖更广、施策更准、服务更优的退役军人创业扶持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为这支重要人力资源投身创新创业大潮注入强劲动能。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江苏省打造全国首个省级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市场,常态化为退役军人提供就业推介、创业帮扶、教育培训、社保接续等综合服务;山东济南、江苏徐州、内蒙古乌海等地创新推出“招聘夜市”,让退役军人在轻松氛围中挑选合适岗位;福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组建青年干部宣讲小分队,深入军创企业开展政策宣讲,搭建政企银对接平台。
在金融支持方面,各地普遍将退役军人个人创业担保贷款最高额度提升至50万元,小微企业贷款额度最高可达400万元。江苏省创新推出“戎创贷”专属产品,简化审批流程;深圳市联合社会资本设立“退役军人创业引导基金”,重点扶持种子期、初创期项目;“辽宁军创贷”最高额度达5000万元,授信期限最长15年;河北邯郸“军创园”为符合条件的退役军人创办企业提供两年免租优惠;云南省“云岭军创贷”依托省融信服平台实现智能匹配,提升融资效率。
具体来看,湖南邵阳银行推出退役军人专属贷款,以“额度+担保”双灵活打破融资壁垒,单户授信额度最高为100万元,抵质押、信用、担保等多元担保方式,为不同资产状况的退役军人扫清障碍。湖北应城发放19笔“创业担保贴息贷”,军创企业最高可贷500万元。内蒙古开展“创兴北疆”创业服务,提供培训、贷款支持等7项服务。广东博罗县推出“拥军贷”系列产品,并开展烹饪、餐饮管理等技能培训。
“2025年密集出台的政策,标志着我国退役军人创业支持从‘碎片化帮扶’迈向‘体系化赋能’的新阶段。”中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领域专家表示,当前各地政策的协同性、资源整合度和服务精准性显著提升,将有效激发退役军人这一优质群体的创业活力和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