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女性创业活力,助力“她经济”发展,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达逸景广场美食街街区妇联立足女性摊主实际需求,创新打造“巾帼筑梦工坊”服务品牌,构建起覆盖培训、关爱、保障、创新、交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以前摆摊总担心孩子放学没人管,现在她每天在‘四点半课堂’学习和玩耍,我安心不少。”近日,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中达逸景广场美食街经营麻辣烫的李女士谈起街区成立妇联后的变化。据悉,中达逸景广场美食街街区不仅成立了妇联,而且还推出系列服务举措,让女摊主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双向奔赴”。
中达逸景广场紧邻牡丹区委、区政府,周边小区密集。为加快夜间经济发展,提高辖区居民生活品质,西城街道以点亮“夜经济”为抓手,在中达逸景广场规划建设了一条特色美食街,现已发展成为菏泽市区最大的特色美食集聚区。据统计,夜市现有摊主136人,其中女性摊主111名,占总数的81.6%,主要经营美食小吃、装饰饰品、手工编织等。2024年年初,在牡丹区妇联的指导和支持下,美食街街区妇联成立。
为激发女性创业活力,助力“她经济”发展,街区妇联立足女性摊主实际需求,创新打造“巾帼筑梦工坊”服务品牌,构建起覆盖培训、关爱、保障、创新、交流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女性摊主撑起“暖心伞”。
精准帮扶,搭建创业“暖心桥”
街区妇联推出“1+1+N”精准帮扶模式,即1名妇联执委结对1名困难摊主,联动民政、市场监管部门,提供从摊位申请、证照办理到资金支持的“一站式”服务。
同时,街区妇联与银行合作推出“巾帼创业贷”,为女性摊主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降低利率。截至目前,已为6名困难妇女协调免费创业摊位及创业指导帮助。
经营章鱼小丸子摊位的张玉梅是受益者之一。她家庭困难,想通过摆摊缓解经济压力,街区妇联了解后,便为她免去了摊位租金。如今,张大姐的摊位生意红火,收入可观。
技能培训,培育创业“新引擎”
“我们知道,小摊位想要长期发展,必须帮助她们提升自身能力,拓展创业渠道。”街区妇联主席黄惠英说,街区妇联注重技能赋能,如针对小吃摊主开设美食制作课程,从源头留住更多回头客;为手工艺摊主聘请手工编织老师,并对接企业全面打开销售渠道;开设电商培训课程,让摊主打破传统摆摊的限制,学会从直播平台获取流量等。
目前,街区妇联已开展《创业政策解读》《抖音直播体系化运营》等课程15期。
延伸服务,打造关爱“生态圈”
“四点半课堂”设立在街区南侧小区物业内,是街区妇联为女性摊主提供的一项贴心服务,孩子们可以在这里阅读、绘画、玩耍,目前已累计服务摊主子女500余人次。同时,开展“伊健花开”妇科查体活动,为女性摊主提供妇科B超、乳腺B超、宫颈癌筛查等免费项目,将守护女性健康落在实处。此外,联合区工会定期举办“伊心向阳”女性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课程,聚焦女性心理健康状况和实际需求,多方面、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女性心理关爱服务,帮助她们缓解压力、平衡家庭与事业关系。
街区妇联还成立了妇女维权服务站,联合街道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营商环境专项整治行动,联合派出所加强巡逻保障安全,目前已累计化解各项纠纷26起,为62名女性摊主提供法律解读,切实维护女性摊主的合法权益,营造了公正、公平、合法的经营环境。
牡丹区妇联有关负责人表示,街区妇联的贴心服务是妇联组织服务基层、服务创业女性的生动实践,未来将会有更多女性在“小摊位”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