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解思想扣子 又解实际难题

“燕赵巾帼大学习大宣讲”声声入耳涓涓入心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在河北省平泉市,返乡女大学生陈四水的短视频课很火。她每周开展两次集中培训,上午讲构图、运镜、剪辑等基础知识,下午带着大家走进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实战拍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妇女,她还设计了“阶梯式课程”。基层妇联干部李阳说:“以前开宣讲会,来的人坐不满一半,自从四水带着姐妹们拍视频讲政策,大家看得津津有味,为做好基层工作平添了助力。”

  近年来,河北省妇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深化“巾帼大学习大宣讲”作为加强妇女思想政治引领的首要任务,统筹推进“燕赵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活动,推动宣讲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进机关、进高校、进社区、进乡村、进“三新”组织、进网络。全省上下联动,五级妇联组织同频共振,探索出阵地灵活、内容精准、队伍多元的特色路径,用“身边事”解读“大政策”,以“小故事”阐明“大道理”,将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精准滴灌至妇女心田。

  身边课堂零距离

  邯郸市鸡泽县的“小辣椒”巾帼宣讲队在当地很有名气。不久前,在风正乡棉田纺织品公司的“巧手微家”里,巾帼宣讲员与一线女职工围绕改革创新和非遗发展开展了学习讨论。微家女主人张苗芳感觉很有收获,她说:“我深深地感受到干好企业不仅要有双巧手,还要懂政策。我要带头将党的政策理论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带动更多妇女就业致富。”

  河北省妇联坚持“服务即引领”理念,推动宣讲内容紧扣妇女急难愁盼。持续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阐释党的方针政策。五级巾帼志愿讲师主动请缨,形成“线上线下齐开课、田间炕头共分享”的火热局面。并指导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培育了廊坊“新风她说”宣讲团、张家口“庭院微宣讲”宣讲团、邯郸“丹姐姐”宣讲团、邢台“花开有声逐梦邢襄”宣讲团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地方品牌。这些遍布城乡、形式多样的“身边课堂”,有效破解了基层宣讲“最后一米”难题,让妇女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

  服务引领暖人心

  在河北省廊坊市霸州市的婚姻登记处,前去登记结婚的姑娘小伙往往会碰到“新风她说”巾帼学习宣讲团。宣讲团员不光递上《文明新风倡议书》,还会引导新人从自身做起践行文明婚俗,让宣讲内容真正触达目标群体。去年,张雨楠、蔡硕就积极响应倡议,放弃大操大办,选择参加全国妇联举办的集体婚礼。“省心省钱,还特别有纪念意义!”张雨楠说。

  河北省妇联为大学习大宣讲提供坚实支撑,全省建成妇女讲习所4万余个,开发出种植养殖、垃圾分类、文明新风、健康知识、非遗文化、美食制作、家庭教育、法律科普等二十余种实用课程。“一月一主题”组织动员引领巾帼志愿者在乡村开展助老助困、事项跑办、科普文化、移风易俗等关爱服务,将“理论干货”揉进日常生活、村规民约、家教家风里,线上线下年均授课1万学时。这种“既解思想扣子,又解实际难题”的方式,让巾帼大学习大宣讲成为妇女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暖心工程。

  “她”故事汇聚“她”力量

  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辛庄子乡的村巷院落、田间地头,总能看到一个宣讲者的身影——她就是乡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郭丽琪。

  多年来,郭丽琪摒弃固定场地模式,让宣讲跟着群众走:村委会广场摆上板凳就是普法课堂,村民在庭院围坐一圈聊绿色生活,农家书屋长桌成了手工编织的实操台,甚至村口小卖部、田间树荫下都成了她的“流动讲台”。她用方言讲解政策,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不用挪窝就懂了,小郭太贴心!”

  家政领头人、电商创业者、非遗传承人各有妙招,手把手传授“干货”,让实用技能扎根乡土。

  妇联干部、执委进村入户,从法规细则到扶持政策,让政策春风吹进每个农家小院。

  各级三八红旗手用亲身经历点燃妇女奋斗热情,在科技创新前沿自立自强、在乡村振兴一线勇往直前、立足工作岗位履职尽责……

  专家教授围绕党的创新理论展开宣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新思想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忠实实践者,为乡村发展注入思想动能。

  据介绍,河北省妇联高度重视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带头作用,吸纳全国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妇联干部、专家学者等骨干力量,组建“燕赵巾帼宣讲团”。持续发挥“巾帼榜样走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常态化工作机制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开展巾帼榜样读书汇、故事汇、示范行活动,以其真实性、贴近性和感召力,成为党的创新理论最生动、最有力的传播者,真正实现了“用‘她’故事影响‘她’人生,用‘她’力量凝聚‘她’群体”,为建设美丽河北汇聚起澎湃的“半边天”力量。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燕赵巾帼大学习大宣讲”声声入耳涓涓入心 2025-08-02 2 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