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营河口实施“河苗计划”破解暑假带娃难题

“托管看护”行动让小“河苗”快乐过暑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建

  暑假期间,刚走进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河阳社区“河苗计划”托管班,小学生吴浩然就兴奋地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社区学堂太有意思啦!在这里能学画画、练口才,还能听老师讲国学故事,作业不会也有志愿者老师指导,而且我还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我们下课一起玩游戏,每天都过得好开心。”

  “每年暑假,最让我们这些父母头疼的就是孩子的看管问题。老人身体不好,既没精力带孩子,更辅导不了作业。今年得知区里开展‘河苗计划’托管服务,便抱着试试的心态报了名,没想到帮我们解决了大问题。真心感谢政府的这项民生工程。”一名享受暑期托管服务的家长说。

  夯实基础,统筹推进项目落地

  据了解,为全面落实小学生假期“托管看护”行动,缓解部分家庭假期孩子“看护难”、作业辅导无人管的问题,切实为广大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在河口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往年“萤火虫学堂”和“工助未来”托管班的基础上,决定由区妇联牵头,区总工会、团区委共同谋划实施河口区“河苗计划”托管服务,项目被列入河口区2025年度民生实事。

  河口区组建了工作专班明责协同,建强机制推动实施。充分发挥各级群团力量,摸清托管需求、基层基础配套情况、拟办学堂数量三张清单,尽全力做到假期公益托管的各领域普惠性和全覆盖,区财政列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实施。

  河口区整合资源拓展覆盖,设点聚焦重点群体。在农村、社区、企业和机关等高需求场所,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农村文化大院、家长学校、青年之家、职工之家等公共场所开设办班点,重点服务6~11岁小学阶段的城市社区无人看管少年儿童、农民工子女、困境儿童及“两企三新”领域家庭的子女。

  提质增效,构建优质服务体系

  结合大学生“返家乡”等社会实践活动,河口区完善对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的招募、组织、管理、服务等机制。经过线上招募、双向选择、线上面试等环节,在众多报名大学生中优先选择师范生和高年级学生,最后确定实习大学生名单。他们邀请专业师资对实习生进行全面的岗前培训,确保实习生能胜任假期托管服务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每个学堂配备1名专门负责人,至少2名兼职大学生,同时联动家庭教育指导员、社工工作者、关工委“五老”志愿者等力量,壮大师资队伍。

  在课程供给上,实行“1+5+1”模式,即以“学业辅导+五育融合素质课+实践体验”为主要课程内容,开展假期托管公益服务。各学堂还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开展非遗面塑、剪纸等实践体验课程。

  服务惠民,打造民生服务品牌

  绘画课上,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心中的世界,从稚嫩的线条到渐显轮廓的小动物,孩子们的眼睛里闪烁着专注与期待的光芒;国学知识课程中,老师用生动的故事讲解着传统礼仪与经典诗词,孩子们跟着念诵“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作业辅导时,志愿者们俯身细致地为孩子们解答难题,当一道困惑已久的数学题被解开,孩子们会开心地拍手欢呼……

  据统计,在暑假期间,河口区共开设“河苗计划”托管班30处,其中农村3处,城市社区21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6处,招募了62名返乡大学生担任兼职实习老师,服务假期无人看管的少年儿童666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竞争性评审方式确定暑期托管服务特色课程项目供应商,将口才、书法、爵士舞、传统文化等750节特色课程送入学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假期。

  “下一步,河口区妇联将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与区总工会、团区委等单位的协同联动,从优化课程设置、提升师资水平、完善安全保障等多方面发力,推动托管服务从‘有’向‘优’转变,真正让‘河苗计划’提质增效、落地见效,让小‘河苗计划’成为河口民生‘大’品牌。”河口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卢俊霞表示。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托管看护”行动让小“河苗”快乐过暑假 2025-08-05 2 2025年08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