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卢龙撬动农村妇女就业致富新动能

家政兴农让姐妹们“一技在手,增收不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越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印庄镇,刘素珍的故事正被邻里传为佳话。54岁的她,从砖厂、铁厂辗转到饭店,收入始终微薄,但她考取的一张月嫂证彻底改变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如今,刘素珍在天津客户家中担任育儿嫂,月薪过万。“兜里有钱了,家里的日子宽裕多了!”电话那头的声音满是喜悦。

  刘素珍正是卢龙县妇联推动的“河北福嫂·燕赵家政”提质扩容工程中众多受益妇女的缩影。近年来,卢龙县妇联以“家政兴农”为支点,撬动农村妇女就业增收新动能,通过精心打造“家政兴农送岗下乡”就业服务系列活动,成功举办“港城福嫂”家政助力乡村振兴人才交流会,将优质京津冀家政岗位直接送到乡村妇女“家门口”。

  印庄镇的王艳香曾因工厂裁员、零工难觅而焦虑。“那阵子整宿睡不着觉,家里开销大,老人孩子都需要用钱。”今年3月,经卢龙县妇联牵线,她顺利应聘北京家政岗位。“做饭、打扫,每月工资6000元,还有固定休息时间。”虽然离家远了,但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让她倍感踏实,实现了“一技在手,增收不愁”。

  今年以来,卢龙县妇联以“线上+线下”双引擎驱动,以精准服务为纽带,面对面咨询、点对点匹配。卢龙县妇联依托“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直播带岗激活云端市场,每日开展家政岗位直播,打破时空限制,触达超2万名群众,月均精准推送家政零工信息150余条,集中释放育婴、养老护理、清洁等京津冀岗位700余个,成功签约200余人,架起稳固的“出省务工高速路”。同时,线下服务持续升温。卢龙县妇联举办2025年“河北福嫂进京津”家政兴农对接交流活动暨女大学生就业促进行动、“春风行动”直播送岗等活动,让更多农村妇女了解家政、认可家政、投身家政,持续扩大家政服务供给“蓄水池”。

  为了让福嫂们拥有过硬的专业技能,卢龙县妇联培育了市级以上巾帼家政基地5家,邀请星级福嫂、护理科等领域专家提供技能指导,培训结束后,还为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证书并推荐就业岗位。

  在最近一次的福嫂实用技能培训班上,五星级“河北福嫂”赵东英为学员们生动讲解育婴知识。“课程是免费的,而且教得特别全面,对我来说用处很大。”学员蔡秋英说。赵东英同样赞不绝口:“以前觉得自己就是个农村妇女,现在不一样了,客户信任我,公司认可我,妇联‘娘家人’支持我,咱这双手也能在京津城里‘端稳’金饭碗!”

  据介绍,今年以来,卢龙县妇联培育申报五星级“河北福嫂”3个,“河北福嫂”进京津基地1个,组织开展巾帼家政服务进社区(乡村)活动55场,输送京津福嫂306名,不仅输送了高质量的家政服务力量,更铺就了一条“技能提升—岗位对接—稳定增收”的兴农致富路。

  当一名名“王艳香”“刘素珍”“赵东英”在北京、天津的灯火里找到自身价值时,卢龙家政兴农的故事,也正汇入乡村振兴的时代大潮,越发澎湃有力。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家政兴农让姐妹们“一技在手,增收不愁”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 刘越2025-08-11 2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