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临海木兰妈妈主题夏令营科技与温情交织

以温暖之力赋能困境儿童“燃动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汪琳倩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汪琳倩

  “咔嚓!”快门声响起,镜头定格下“木兰妈妈”与结对儿童相视而笑的瞬间。画面中,孩子自信的模样与初见时的怯懦判若两人。“刚开始他总低着头,不太说话也不理人,现在能主动上台分享,我感觉这几年的陪伴是有意义的。”“爱心妈妈”张华感慨道。

  这一幕,是浙江省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大市集暨临海市“智造热爱 燃动未来”木兰妈妈主题夏令营活动中的动人场景。日前,一场科技与温情交织共鸣的公益夏令营在浙江汽车职业技术学院温暖开营,为全市110对“木兰妈妈”与留守困境儿童搭建了连接希望与未来、温暖与成长的桥梁。

  “爱与被爱”双向奔赴

  从帮助签到时的自然牵手,协作体验中的默契配合,到爱心陪餐时的亲密交谈,“木兰妈妈”和孩子们体会着“爱与被爱”的双向情感交流。

  这些温暖背后的支撑,源于临海市妇联构建的多元协同关爱网。早在2022年,临海市妇联便联合临海市女企业家协会和社会各界发起了“焕新·家”关爱儿童公益行动,募集91.4万元爱心资金和400多份爱心物资,帮助140名困境儿童改善学居环境,提供常态化的温暖守护、赋能成长和爱心助力。

  去年,临海市妇联又通过公开招募、定向邀约,整合妇联执委、女企业家、社会组织志愿者等各领域力量,打造了一支专业、多元且富有爱心的“木兰妈妈”队伍,形成“物质帮扶+情感支持+能力建设+发展启航”帮扶架构。目前,全市1000多名“木兰妈妈”,以“一对一”“多对一”形式与800多户家庭结成帮扶对子,编织起一张覆盖城乡的关爱网络。

  “移动课堂”点亮未来

  在吉利文化馆,孩子们从第一台手工汽车透视中国智造崛起之路;造车梦工厂里,110名儿童分组合作,完成了《未来之翼》等四大主题创意车组装;汽车发布会上,每组“小工匠”代表讲述创造理念与团队协作故事。“红色车轮象征永不熄灭的热爱,像妈妈们的爱心一样温暖热烈。”小怡分享道。

  此次夏令营创新性地将职业启蒙、科技探索与情感教育有机融合,打造儿童乐于探索的“移动课堂”,亦是临海市妇联贯彻落实台州市妇联“木兰妈妈”结对关爱三年行动方案,深化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又一温暖而有力的篇章。

  近年来,临海市妇联将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重要使命,结合关爱未成年人“双手行动”工作要求,着重将关爱从物质需求延伸到精神成长,广泛开展实践体验、研学等主题活动,践行集体关爱、加强同伴交往与理想塑造,将全方位成长支持普惠到每一位儿童。

  “同步充电”支持升级

  孩子们在科学天地里尽情探秘时,“木兰妈妈”和50余位随行家长的“充电”课堂同步开启。

  报告厅内,专家以理论搭配真实案例分析,将亲子沟通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生活智慧。“这次学会了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信号,更能理解孩子的想法。”一位家长在课后分享。

  家庭教育个案咨询服务大市集现场则成了家长们的“解忧杂货铺”。家教导航、趣味学法、家教咨询、心理解压四大功能区一站式呈现,更有6名省级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讲师等现场“坐诊”,开具个性化家庭教育“处方”。

  由“单点服务”向“体系赋能”转型,临海市妇联深化“十百千万”家庭教育民生实事,通过提供贴近现实、生动形象的指导服务,让每个家庭都能获得持续有效的支持。

  当科技的理性之光遇见情感的温暖之力,这场夏令营以“木兰妈妈”为纽带,为儿童打开了探索世界的新窗口,激活“燃动未来”的引擎。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以温暖之力赋能困境儿童“燃动未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姚改改 □ 汪琳倩2025-08-11 2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