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双重末梢——小区妇联实践探索》

  作者:潘璐 刘启慧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群团组织改革协同推进背景下,四川省青神县小区妇联的改革实践为妇女参与社会治理提供了经验。妇联组织通过“组织环境适应—结构功能调适—治理效能产出”的适应性变革路径,有效提升了妇女群体的治理参与度。研究发现,小区妇联通过三大核心机制重塑基层治理格局:一是作为“妇女组织”和“社会治理”双重末梢,缓解科层制治理的邻近性悖论,促进了政策与民生需求对接;二是以柔性赋权激活妇女主体性,构建“共情式治理”模式,将家庭情感劳动转化为公共治理资本;三是以家庭为治理单元,形成“一人带一家、一家带一群”的效能扩散机制,推动了“妇女—家庭—小区—社区—社会”的链式治理效应。然而,小区妇联在发展初期仍面临主体性困境和组织效能不足等挑战。未来应基于妇女发展需求与社会治理定位,加强组织建设,突出妇联在基层治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来源:《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25年第4期

中国妇女报新女学周刊 理论 6《妇女组织与社会治理的双重末梢——小区妇联实践探索》 2025-08-12 2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