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楚雄以数字赋能乡村振兴

“巾帼村播”点燃助农增收“新引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

  “家人们,这款彝绣经络捶针脚细腻,内装彝药,是养生保健的首选,寓意吉祥,点击下方链接抢购!”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巾帼电商直播基地,主播周丽萍正对着镜头热情推介。

  短短两小时,300件彝绣彝药养生经络捶便已售罄。一年前,周丽萍还是个面对镜头就脸红的返乡大学生,如今已成为单场带货超10万元的“村播达人”。她的蜕变,正是楚雄市党建引领巾帼村播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

  组织覆盖: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取暖”

  2022年以前,楚雄市电商行业面临“小散弱”的困境。“过去卖货全靠自己摸索,流量少、订单不稳定。”彝绣合作社负责人李长征回忆,转机出现在2022年12月,楚雄市电商行业协会妇联成立,创新推行“党建+妇建+行业协会+直播主理人+市场主体”模式,将189家电商企业纳入“村播”联盟妇联。

  在楚雄市的3000多名电商从业人员中,女性占比超八成。“妇联不仅帮我们对接资源,还组织培训,姐妹们终于有了‘娘家’。”电商服务点“女点长”李文兰说。如今,全市154个村建成62个电商服务点,46名“女点长”带动妇女“家门口就业”,20余名女主播成长为行业骨干。

  人才培育:“田秀才”变身“带货达人”

  “第一次直播时,手抖得连产品都拿不稳。”张加会笑着回忆。在楚雄市巾帼电商直播基地的培训课上,导师从镜头表现到话术设计手把手指导。像她这样的学员,基地已培训4347人次,80人通过专项考核成为带货主播,一个个“田秀才”“绣娘”变身“带货达人”。

  “政治课教我们诚信经营,实操课教我们控场技巧,连选品都有‘避坑指南’。”绣娘何开美说。去年,她带着彝绣香囊参加直播大赛,单日销量破千件,“以前绣品只能卖给游客,现在直播间能卖到北上广啦!”

  平台赋能: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2024年“楚雄彝绣·巾帼好品”年货节上,女主播们掀起销售热潮。村播妇联主席何玉帆介绍,连续3年的巾帼电商直播大赛更成为“爆款孵化器”——李长征的彝绣作品获“最佳创意奖”后,上海客商当即签下500件订单,带动百余名绣娘增收。

  “我们的核桃油、野生菌通过直播间卖到了全国,去年收入翻了一番。”核桃合作社女工李菊兰说。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楚雄市电商交易额达20.44亿元,网络零售额占全州65.27%,全省排名第16位。

  从“脸红主播”到“带货能手”,从“深山绣品”到“网红爆款”,楚雄市以党建为纽带,将巾帼力量凝聚成乡村振兴的“数字引擎”。在这里,每一个镜头前的笑容,每一张订单背后的故事,都在书写“巾帼不让须眉”的新篇章。

中国妇女报妇女工作 3“巾帼村播”点燃助农增收“新引擎”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玉林2025-08-14 2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