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生命,都在自己的“盐田”里,经历着属于自我的人生“时光熬煮”……

此物不凡

■ 黄喜祖

    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白埕盐场 翁凌强/摄

  ■ 黄喜祖

  进入盛夏,凤凰木,把自己燃烧成了灼灼火焰;火炬花,将那火焰一束束高高擎起。

  “哥,要盐不?与我同去,好盐,随你装。”整日在盐田里耕耘的堂弟那张黝黑的脸,晃到我的眼前,微笑着道。

  此时并非“春和景明”的宜人时节,30多摄氏度的高温,酷热难耐,来回一趟怕是要被晒得脱层皮。“你回家随手带回就好了,还得我再去跑一趟?”我对他那种无厘头的提议略感不快,便随口回应道。

  “那你就外行啰,去了,可以看看盐场,特别是傍晚时分,太阳西下,那霞光中的盐场,就像一幅画。”堂弟的话,颇有诱惑力。

  坐上摩托车赶往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白埕盐场,车子在土路上颠簸,如同跳着“探戈”,蜿蜒的路似九曲回肠般起伏。如此狂颠了十多里,摩托车“嗤”一声,停到了海边盐田。

  这里不像农田,容不得树木成行,盐田因而一览无余,如同一片曝光过度的镜面。霞晖中的盐田,竟比六月山花更烂漫:一方方盐田镶嵌在海边,纵横的田埂是它们的分界线,比肩连绵成阵;一垛垛盐堆如洁白的金字塔,泛着晶光;从海那边斜射的夕阳,给盐田罩上了一层滤镜——白里透红,红渐化绿,绿中又呈现出七彩的光辉……

  “咋样?美吧?”停好车,堂弟走过来,笑意盈盈地问询。

  没想到,整日在毒日头下挥汗的盐工,竟有如此细腻的审美。

  绕着盐田观盐,他侃侃而谈:“海盐收获要经过纳潮、制卤、结晶、收盐四大工序。与众不同的是,盐的生成必须在酷暑煎熬一个月,这才出得精致好盐。你看,这不正是海盐的不凡之处?”

  他的话让我有些触动,目光投向那块最近的盐田,已结出盐花的卤水间,簇簇盐晶破水而出,宛如湖面初绽的白莲。

  在这让人微醺的余辉里,搬张椅子坐下来,堂弟捧来一碗盐,粒粒晶莹如雪,闪着细碎银光。他撮起几粒捻了捻,继续说道:“想想,海水顺着潮水涌动,汩汩流入潮沟、进入制卤池、再经过暴晒‘煎熬’,水分蒸发、离子聚合,哪一步不是阳光与海水的淬炼?盐啊,是阳光给大海的鎏金赠礼。”

  夕阳不慌不忙地褪下金袍,为盐田披上琥珀色锦缎。余晖将一格格盐田晕染成海边的抽象画,纵是梵高笔下的夏日景象,怕也难及这自然天成的瑰丽——每一滴海水仿佛都叙述着动人的传说,每一行脚印都写满了诗稿,每一片盐田都是出彩画卷……

  从堂弟讲述的制盐过程中,盐诞生于看似平淡的海水中:纳潮是它困境的开始,结晶是它沉淀自我的智慧;收盐,则是它超脱自我的蜕变。

  天地之间,盐的诞生奇妙而深邃。在这看似从容的自然演化里,玄机尽在“煎熬”二字——这是盐成为盐的必经之路。

  人们对这起源于大海的微小颗粒或许习以为常,可它在生活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海水绵柔,却将盐哺育成刚强之质,世间万物莫不如此。头顶苍穹,轮转日月,谁愿甘尝苦涩?哪位成大事者不是经历“一番风雨”的磨砺,才能见得“彩虹”?。苏东坡历经黄州、惠州、儋州的贬谪,那不仅是地理的迁移,更是“身处低谷不自弃”的豪放!逆境与逆袭,可能不仅是一字之差,更是智慧与心态的博弈。逆境与智慧共生,而心态,正是蜕变的介质。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著《说难》《孤愤》……这些古人在逆境中重生的事例,是否与盐的生成同理?读王安石“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名言,便知“历练”与“逆袭”的真意。

  盐在烈日下煎熬成晶,古人在困境中粗炼成器。盐的“煎熬”是物理上的锤炼,而先贤的磨难,则是精神上的洗礼,二者都在困境中坚守,最终实现了从平凡到卓越的转变。

  盐的蜕变无声,而人的觉醒有痕。当三起三落的刘禹锡回归朝堂之后,他或许不曾想到,这些记录贬谪生活的诗与文,会治愈千年后的现代人。《老人与海》的作者海明威,用一个老渔夫千辛万苦拖回鱼骨架的故事,道破与困境搏斗的真谛——结果或许难遂人愿,但抗争的精神永远闪耀。

  霞光为盐田镀上琥珀色滤镜,海风掠过,盐池泛起粼粼波光——天地在此完成一场无声的合鸣。一只海鸥忽然掠过,翼翅闪动的光,如流动的星。让我顿悟,阳光不就是盐的“贵人”吗?是它以光的魔法,让盐从海水中完成逆变?

  此物平凡,日日相见;此物不凡,大智无言。归途时再望盐田:夕阳已沉至海平面,盐池里的波光却越发璀璨,像撒了满池的碎钻。堂弟的身影在盐垛间移动,如同一个标点符号,为这一天的劳作画上句点。海风带来咸涩的气息,混着阳光烘焙过的温暖,这是属于盐田的独特气息,也是时光熬煮后的芬芳。

  忽然想起出发时的抗拒,此刻却生出不舍。车子发动时,后视镜里的盐田渐渐缩小,却依然明亮。那些在岁月里默默熬煮的日子,终会凝成生命中最珍贵的晶体——或许我们不必成为光芒本身,但至少可以做一粒盐,在属于自己的“盐田”里,把平凡的日子酿出滋味。

  掌心的盐粒闪着微光,那是时光熬煮后的答案。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什刹海 6此物不凡 ■ 黄喜祖2025-08-14 2 2025年08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