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浪深蓝砺青春 迷彩方阵铸成长

——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纪实

    ▲ 队列考核现场。

    ▲ 木栈道行军拉练。 王永浩/摄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高欣 韩振宇 毕笑天 徐梦函

  “坚定了想要入伍的想法。”

  “必须去,毕业就去!”

  “我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

  ……

  在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闭幕之际,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768名学生代表,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本届训练营由教育部、军委国防动员部共同主办,以“踏浪海疆,逐梦深蓝”为主题。在14天的时间里,从队列训练的整齐划一到海边拉练的咬牙坚持,从海军博物馆的历史沉思到主题晚会的激情飞扬,青年学子们用汗水与热血诠释着和平年代的“守护”意义,在迷彩方阵中完成了一次深刻的成长与蜕变。

  在严苛训练中锻造坚韧品格

  清晨的训练场上,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整齐的队列上,768名学员正随着教官的口令完成摆臂、踢腿等动作,脚步声在空旷的场地中形成统一的节拍。

  来自新疆财经大学的马嘉敏从小学习武术,擒敌拳打得铿锵有力,每一个动作都干脆利落。“武术教会我动作的停顿感和爆发力,这和队列训练中摆臂的要求高度契合。”她坦言,自小升初时萌生的军校梦,让她多年来坚持通过跆拳道、散打、篮球等运动提升体能,“军人身上的坚韧一直是我向往的品质,这次训练营让我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来自南开大学的李欣仪是第一次接受如此正规的军事训练,尽管面临巨大挑战,她却毫不怯懦,主动找班长加练,从动作生疏到标准规范,她在汗水中读懂了“出门看队列是军人精气神的体现”这句话的分量。

  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杜嘉琦和青海大学的孙雨星,在训练营中收获了特殊的成长礼物。“我在这里磨炼了意志,收获了成长。”杜嘉琦改掉了以往懒散的习惯,整理内务对她而言不再是一件头疼的事。而对孙雨星来说,这是她第一次独自离开家乡,尽管经历了中暑和晕船的煎熬,但她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巧合的是,孙雨星和杜嘉琦都出生于8月1日。建军节当天,带训班长和同学们悄悄为她们准备了集体生日会。当写满祝福的贺卡、大家亲手制作的生日帽和海军官兵定制的蛋糕出现在眼前时,两个女孩热泪盈眶。“这是我最难忘的20岁生日,军营里的战友情让我不再感到孤单。”孙雨星说,这段经历让她更深刻地理解了“守护”的含义——不仅是保卫国家,也是战友之间的相互扶持。

  在历史与现实中厚植家国情怀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踏浪向前的豪情与青岛海边的拉练场景相映生辉。

  清晨的海风吹拂着五四广场的旗杆,学员们从这里出发,途经音乐广场,向第三海水浴场迈进,脚步声与潮声交织成独特的节奏。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浇不灭他们的热情——歌声迎着海风愈发嘹亮,口号声伴着浪潮更加铿锵。

  “与红军长征相比,这点距离不算什么。”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的彭兴程擦了擦脸上的汗珠,语气坚定,“革命先辈能走完二万五千里,我们一定能完成这次挑战。”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第一中学的曹钰昕深有同感。她说,当体力濒临极限时,是同学们的鼓励和军歌的旋律支撑她继续前行。“沿途风景很美,但更美的是大家互相扶持的情谊。意志力在坚持中得到提升,这就是拉练的意义。”

  拉练结束后,学员们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对话。在室内展区,一件件锈迹斑斑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无声诉说着人民海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壮阔历程。登上室外展区的长江舰,触摸斑驳的舰体,学员们仿佛能感受到历史的脉搏在跳动。

  “平时看不到的军事文物、英雄们英勇无畏的事迹,都让我更加坚定了当兵的梦想。”哈尔滨市航空服务中等专业学校的张幼林眼中充满向往,“他们为了守护国家冲锋在前,我也要为自己的梦想坚持到底。”华东理工大学的张崇高已是第二次参观,但训练营的经历让他有了全新感悟:“以前只看到舰艇的威武,现在才真正理解从几艘小舰艇到强大海军的来之不易,这背后是无数人的奉献。”

  走进历史选择展馆、甲午战争陈列馆,面对百年前的舰船残骸,目睹虚拟技术重现的战败场景,“1894”这个数字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刘公岛像一本漂浮在碧波上的历史之书,时刻提醒我们勿忘历史,自强不息。”浙江理工大学的李酉玲站在定远号纪念舰前感慨万千,“看到当代中国海军的强大,我无比自豪,也更懂得和平需要实力守护。”

  “安排学生们去刘公岛参观,是为了让他们亲身体验屈辱历史与祖国日益强大之间的强烈对比。”军事训练营综合计划组副组长管磊介绍,为增强青年学生对国防科技发展和新时代海军的全面认识,他们在筹划阶段精心安排了刘公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军博物馆、潜艇学院科研教室等多处参观点位,引导学生认识海洋权益、国防建设与民族复兴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志向。

  用青春激情书写强军篇章

  “一二三四五六七,我们等得好着急!”“冬瓜皮,西瓜皮,你们不要耍赖皮!”训练间隙,军营里进行了欢快热烈的拉歌比赛。

  带训班长姜晖表示:“军歌是军营生活的独特风景,歌词传递着保家卫国、艰苦奋斗的价值内核,拉歌环节则像柔性黏合剂,打破陌生感,用旋律凝聚集体,缓解训练压力。”这种集体凝聚力,让学员们在14天的训练中结下了深厚情谊。

  随着建军98周年纪念日的到来,第十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踏浪海疆,逐梦深蓝”主题晚会成为学员们最期待的盛事。晚会由各省代表队推出主题表演,分为“青春之名、不忘初心、锦绣山河、逐梦深蓝”四个板块,通过歌舞、朗诵、合唱等形式,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展现出青年学生筑梦军旅、全力以赴的蓬勃朝气和无限激情。

  新疆石河子高级中学的王一羽和同学们带来了舞蹈《深蓝花开》。“‘深蓝’是海军潜艇学院的底色,象征海洋的辽阔与国防的庄严;‘花开’代表56个民族的团结与生命力。”王一羽解释道。

  贵州医科大学的欧美廷带领团队表演了民族舞蹈《飞向苗乡侗寨》,旋转、摆臂间满是对家乡的深情。“舞蹈中蕴含着我们苗乡侗寨的文化与情感,这份热爱与训练营学到的‘守护’意义相通。”她说,守护家乡的美好,就是守护这片土地的温暖。

  西藏拉萨那曲第三高级中学的嘎玛卓嘎次措和伙伴们演唱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歌用最真挚的情感表达对党的热爱与忠诚,是一种精神的传承。”

  闭营仪式上,当768名学员再次整齐列队,他们的眼神中多了坚毅与从容。14天里,他们不仅完成了军事理论学习、技能训练、观摩体验等多项任务,还体验了手旗、航海、观星等海军特色内容。从初入军营的懵懂到离营时的沉稳,他们用青春书写了成长的答卷,也将带着这段迷彩记勇敢逐梦。

中国妇女报军旗飘飘 4踏浪深蓝砺青春 迷彩方阵铸成长 2025-08-23 2 2025年08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