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妇女报全媒体消息 近日,“国内首例职场性侵获工伤认定”词条登上热搜。
2023年天津某汽车零部件公司销售总监崔丽丽陪同公司领导王某宴请客户,席间被持续灌酒至意识模糊。酒店监控显示其醉酒后被王某强行抱进酒店房间,事后崔丽丽要求道歉时,老板称其“不知好歹”“是在污蔑”。后经警方调查,性侵事实成立。
2024年4月2日,王某因强奸罪被判有期徒刑4年,赔偿精神治疗费3000元。公司在事后将崔丽丽辞退,迫使她走上维权之路。近两年来,崔丽丽自主整理长达232页的举证材料,包括医疗记录、聊天记录等。2024年12月3日,天津市津南区人社局认定崔丽丽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性侵事件有关,为她出具了工伤认定书;2025年3月,劳动仲裁裁定公司违法解雇,需赔偿113万元并恢复劳动合同。该事件成为国内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事件。对此,公司方同样不认可,提出上诉。
今年5月,工伤认定案再次开庭,庭上出现了王某出具的一份笔录,但并未改变最终结果,7月16日工伤案宣判,判决驳回公司诉讼请求。
今年8月11日,崔丽丽通过社交平台称,涉事公司未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意味着此前法院判决已生效,她所受的伤害被认定为工伤。由此,她成为中国首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案受害人。
作为国内第一例获工伤认定的职场性侵事件,崔丽丽的胜诉为类似案件提供了重要参考。法院在判决中明确“因公外出期间的休息场所属于工作场所的延伸”“精神伤害可纳入工伤范畴”“醉酒状态不免除企业的工伤责任”,这些认定都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现有制度的模糊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