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陈姝
□ 龙江东 孙瑶 方雷
初秋时节,天高气爽。
“作为一名军嫂,我深深体会到军恋的珍贵和不易,有人说军人的爱情是‘隔着千山万水的浪漫’,这‘浪漫’的背后,藏着更多需要用心呵护的细节和用爱经营的智慧……”日前,火箭军某部某连内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亲情讲堂”。临时来队的军嫂化身“亲情导师”,为连队官兵讲述家庭故事、传递温暖力量。
坚持问题导向,紧贴需求抓教育
“官兵长年身居深山,与亲人聚少离多,有的已婚官兵在处理家庭琐事方面经验不足,工作时难免分心。”该连王指导员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他们利用家属来队的契机,邀请军嫂走上讲台,用亲身经历分享她们眼中的幸福婚姻以及化解家庭矛盾的生活智慧。
课堂上,两份特殊“素材”吸引了战士小周的注意。军嫂乔锐锐一边播放记录女儿成长的视频,一边讲述自己与丈夫从相识、相知到相守的情感历程;另一位军嫂拿出珍藏多年的爱情信笺,讲述了两人20年来相互鼓励、共同经营小家的点滴。
一幕幕温馨的场景和真挚的讲述,让最近正与妻子闹别扭的小周深有感触。他现场向两位“导师”请教,很快解开了心结,“家庭和睦是安心工作的重要前提,下课后我就给妻子打电话!”小周的表态赢得听课官兵的热烈掌声。
“很多家属学历高、阅历广,她们的情感真挚,分享的方法灵活,‘亲情课堂’深受官兵欢迎。”谈及“亲情讲堂”的实践效果,某营教导员感慨道。这项活动已开展大半年,有效提升了官兵处理家事的能力技巧,工作成效非常明显。
“坚持问题导向,紧贴官兵需求抓教育。”该部领导介绍,在调研如何面对基层官兵开展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过程中,他们发现有的官兵在训练工作之余倾诉欲强烈,渴望家人的理解、支持与认同;有的官兵工作能力突出,却不善于与亲人、爱人沟通交流。
为此,该部以“大谈心、大家访、大讨论”活动为抓手,机关每月收集基层官兵反映的问题与困难,分类制订解决方案,及时更新进度,倾力解难帮困。此外,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要求基层主官定期与官兵家属电话交流,鼓励干部骨干利用出差、探亲休假等时机到官兵家中走访,深入了解实际困难和需求。
推开家门就是打开心门,一次家访胜过千言万语。某连排长吕强因公出差至某城市,得知连队一名军士的父母居住在此,便顺道进行家访。在军士小李家中,吕强与其父母促膝长谈,充分肯定小李在连队工作的突出表现,代表组织送上慰问,并关切地询问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小李的父亲激动地说:“孩子在部队,我们很放心,一定全力支持孩子工作。”小李得知排长来家访后,深受感动,工作也更加积极主动。
关心官兵家庭,同心同向助成长
后路、后院、后代的“三后”问题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需要下大力解决好。
该部党委班子达成共识,作为官兵的坚强后盾,组织有责任帮助大家经营好幸福家庭。该部要求每个连队选拔经验丰富的已婚干部骨干担任“情感导师”,为年轻官兵提供婚恋家庭方面的指导;积极推动解决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等实际困难,同步完善家属来队接送站、食住行等保障机制;邀请官兵家属参加晋衔仪式、表彰仪式,协调驻地拥军部门开展“来队家属游驻地”等活动;通过调整官兵工作任务安排、落实值班补休制度等,尽力保证家属来队的团聚时间。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官兵真切感受到组织的温暖关怀。
前不久,该部利用暑期较多家属来队的时机,举办军营开放日活动,采取“沉浸式体验+互动式交流”模式,精心设置了参观营区、观摩训练、趣味游戏等特色板块,既展现了军营建设成果,又为官兵家庭提供了难得的团聚时光。活动结束后,一名军嫂感动地说:“成为军嫂后,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军人的使命和责任。感谢组织的关怀照顾,我一定全力支持爱人工作,当好坚强后盾,让他在部队安心服役,建功军营。”
在该部某工区家属院,军嫂黄维聪曾为孩子缺少游乐场地而发愁。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黄维聪向机关提议增设儿童游乐设施。令她欣喜的是,机关也在筹划此事。很快,家属院里不仅添置了跷跷板、秋千、滑梯等器材,还搭建起室内沙池。如今,每到傍晚,军娃们的欢声笑语成了家属院里最温暖的风景。
该部一名机关干部深有感触地说:“把工作做到实处,把关心落到细微处,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独特效能得到了有力彰显!”
近年来,该部党委把关心帮助官兵家庭作为凝心聚力的暖心工程来抓,着力提升军属的获得感、幸福感,进而把部队、家庭的教育功能衔接起来,同心同向助力官兵成长进步。
基层有所呼,机关有所应。前不久,基层官兵反映工区健身房器材老旧,家属临时来队住房部分区域老化破损。该部及时回应需求,筹集资金,完善配套健身房器材,翻新改造家属临时来队住房。
此外,该部还积极开展文体娱乐、心理服务、法律咨询“三个到一线”活动,有效缓解官兵身心压力,解决官兵现实困难。
如今,该部官兵练兵备战的热情明显高涨,从干部骨干到普通一兵,个个斗志昂扬、干劲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