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江平
“能够再次见到总书记,我心里特别激动、特别感恩。当年,我的曾外祖父想要骑着毛驴去北京看望毛主席,如今我们坐上飞机就能去北京。”9月26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全国人大代表如克亚木·麦提赛地和邻居们在葡萄架下聊起家乡变化。阳光下,那一串串鲜翠欲滴的葡萄果实,见证着当地村民的幸福生活。
70年沧桑巨变,天山南北焕然一新。在这片辽阔而深情的土地上,库尔班·吐鲁木的名字依然家喻户晓。20世纪50年代,库尔班·吐鲁木执意“骑着毛驴上北京”看望毛主席的故事,感动了亿万人。那头毛驴驮起的,是一个普通农民对党和国家最真挚的感恩与信赖。
今天,在距北京3000多公里的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库尔班的后人以实际行动续写着一个家族对党和国家70年的忠诚与热爱。
一条路,走了70年
1883年,库尔班·吐鲁木出生在地主家的牛圈里。两岁丧父,5岁失母,8岁放羊,12岁当“上马石”——他的一生,是旧社会千千万万受苦人的写照。
1952年,土地改革让库尔班分到了14亩地和一间房。他捧着土地证,整夜未眠。从那一刻起,他许下心愿:库尔班家一定要出一名解放军。
库尔班盼女儿托乎提汗参军,她因身体原因未能如愿;盼外孙麦提赛地圆梦,麦提赛地却因视力问题未能通过体检,得知体检结果的那天,17岁的麦提赛地抱住招兵干部,“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外祖父的愿望,我没能实现。”麦提赛地含泪发誓,“今后我的孩子,不论男女,一定去参军。”
2012年,麦提赛地的独生女如克亚木年满17岁,顺利通过体检,成为海军辽宁舰上的一名女兵。当她第一次穿上白色军装,站在军舰甲板上遥望新疆的方向,泪水夺眶而出:“曾外祖父,您看到了吗?您的心愿实现了!”
从西部边陲到东部海疆,从土坯房到航母甲板,这是一条跨越3000公里的路,也是一条穿越70年时光的路。
而今,于田已通航、通铁路、通高速。麦提赛地说:“外祖父不知道,现在老百姓上北京,飞机4小时,火车也只用一天多时间。”
毛驴走不到的北京,如今朝发夕至。但库尔班一家对党的那份初心,从未改变。
两封回信,照亮一个家族的信仰
两封回信,跨越半个多世纪,串联起一个新疆家庭对党的深情厚谊,也见证着边疆儿女心向祖国的坚定信仰。
第一封信,写在1960年。
库尔班·吐鲁木在土改中分得土地和房屋,翻身做主人的他,萌生了一个朴素的愿望——骑着毛驴去北京见毛主席。他多次写信给毛主席,还寄去晾晒的干果。
196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回信:“你寄给毛主席的向日葵、杏仁、葡萄干已收到,谢谢你。中央有规定,不收受群众礼品,希望你不要再寄东西了。”
这封回信,连同1958年毛主席亲切接见他的瞬间,成为库尔班一家最珍贵的记忆。他常叮嘱子女:“今天的好生活都是共产党带来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份感恩,深深刻进家族血脉。
第二封信,写在2017年。
90岁的托乎提汗·库尔班在孙女如克亚木的帮助下,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讲述一家百余口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喜悦。
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咱们新疆好地方,民族团结一家亲。库尔班·吐鲁木是新疆各族人民的优秀代表,我小时候就听说过他爱党爱国的故事,让人十分感动。”
看到回信,老人将信紧紧贴在胸口,之后孙女开始给家里人读回信,刚念完第一段,泪水已挂满双颊。她召集全家郑重宣布:“我们要做点什么,回报总书记的关心。”
于是,“库尔班·吐鲁木感恩祖国家庭公益基金会”成立。他们向武汉抗疫一线捐赠物资,2023年又向北京门头沟烈士家属捐赠于田羊脂籽米……
连续两年,如克亚木赴京看望因防汛牺牲的干部熊丽的家属。临别时,她红着眼眶对两个孩子说:“我永远都是你们的新疆妈妈,欢迎来新疆找我。”
那一刻,相隔千里的两个家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一群人,奋斗不停步
9月23日,阳光洒在于田县托格日尕孜乡托格日尕孜村,库尔班·吐鲁木纪念馆前的道路两旁花草芬芳。库尔班·吐鲁木精神宣讲队志愿者买吐送·卡斯木老人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的新闻时,眼里闪着泪花。
正是在库尔班大叔的鼓励下,买吐送参了军,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如今,已经退休的买吐送回到托格日尕孜村,成为库尔班·吐鲁木精神宣讲队的志愿者。
“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大家住上了安居房,家门口就能找到稳定的工作,不少人买了小汽车,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我们下午从县城乘飞机出发,晚上就能到北京……”每次宣讲,买吐送都会这样介绍家乡的变化。
不久前,托格日尕孜村的一幅“天安门”墙绘成了全村最亮眼的地标。30岁的返乡大学生阿卜杜哈力克·托合提巴柯顶着烈日,历时9天,用7种颜料反复调色,将天安门的琉璃瓦、飞檐、灯笼一笔一画绘于墙上。他说:“天安门是国家的象征,每一笔都不能马虎。”
墙绘落成那天,村里的舞蹈队跳起欢快的舞,孩子们高唱《我和我的祖国》,游客在朋友圈写下:“在库尔班大叔的家乡遇见天安门,不虚此行。”村党支部书记李好强说:“这不仅是风景,更是一颗种子,让库尔班精神有了新的传承。”
幸福,没有让这里的人们停下脚步。阿卜杜哈力克说:“现在的好日子离不开党和国家,这是库尔班大叔的期盼,也是我们奋斗的起点。”他计划沿着村道继续创作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主题墙绘,把党的惠民政策“画进”村民心里。
71岁的布买热木·阿吾提每天都来看画,她说:“这娃娃画的不是画,是我们对祖国的心里话。”她相信,只要奋斗,好日子还在后头。
夕阳下,“天安门”墙绘被镀上金光,老人们弹起都塔尔,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悠扬,传递着一个信念:幸福不是终点,而是奋斗的新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