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时代中国妇女事业发展成就系列综述之一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韵曦

  “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激励广大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巾帼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高度重视妇女事业,部署谋划妇女工作,推动妇女平等依法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广大妇女积极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也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深化、越走越宽广。

  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的妇女工作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妇女事业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加强对妇女工作的领导,从战略高度为新时代妇女事业发展锚定方向、擘画蓝图、注入动能。

  站在全局高度谋划部署推进妇女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为包括妇联在内的群团组织改革发展指明路径;连续三次出席中国妇女代表大会,并与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围绕妇女儿童和妇联工作、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妇女事业和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

  把妇女事业纳入中国式现代化全局统筹推进——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被连续写入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纳入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等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整体部署,为相关工作注入强劲改革动能。

  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中国共产党始终将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融入施政纲领与决策主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在出台法律、制定政策、编制规划、部署工作时充分考虑男女两性的现实差异和妇女的特殊利益,着力推动两性权利、机会、结果平等,持续健全妇女事业发展的制度机制,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中国之治的强大生命力。

  2024年1月23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普遍定期审议工作组第四十五届会议上,20多国明确肯定中国政府为提高妇女地位、促进性别平等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显著进展。这份肯定,是中国坚定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有力佐证。

  如今,“中国将更加积极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支持妇女建功立业、实现人生理想和梦想”的美好愿景,正逐步转化为千千万万中国女性追逐梦想、绽放芳华的生动现实。

  规划为纲织密保障网

  在山东新泰,“80后”宝妈李燕通过市妇联和人社局共同举办的专场招聘会,一下就找到了心仪工作:“这家家政企业工作时间有弹性,收入还比以前高。”

  在安徽淮南,王女士通过免费筛查实现了宫颈癌早发现、早治疗:“多亏政府开展的宫颈癌免费筛查,还我一个健康身体。”

  在南京栖霞区,家长刘女士和孩子体验了社区“家长学校”开展的家训拓印等非遗活动后感慨:“孩子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孝悌忠信’的内涵,远比单纯说教更有效果。”

  ……

  这些实实在在的感受,正是我国以规划纲要为统领,推动妇女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生动注脚。

  从生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险向灵活就业女性、农村妇女等群体延伸覆盖,到支持女性科技人才在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作用……我国妇女事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科学有效的长远规划。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首次对促进妇女全面发展进行专节部署;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首设专章部署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参与社会事务的权利和机会;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首设“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专节、增设“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为“十四五”期间妇女事业实现新跃升提供了政策支持。

  妇女平均预期寿命提高到80.9岁、2024年高等教育在校生中女生占50.76%、生育保险妇女参保人数达1.11亿……一组组数据正是规划落地见效的有力证明。

  不仅是总体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十四五”就业促进规划等民生领域专项规划,也精准回应着妇女的现实需求,织密妇女发展的“保障网”。

  更具系统性的是,自1995年以来,我国接续制定实施四个周期的妇女发展纲要,为不同阶段妇女发展绘制“路线图”。《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系统设置妇女健康、教育、经济等8个领域,75项主要目标和93项策略措施。各地亦积极落实妇女发展部署,31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300多个地(市)、2000多个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地区妇女发展规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女发展规划 (2021—2025年)》突出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加强妇女儿童思想政治引领;《广东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突出区域特点,谋划粤港澳大湾区妇女儿童发展;《辽宁省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立足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同步谋划妇女发展,提出“培养高层次女性科技人才”等内容。

  通过“国家纲要+地方规划”纵向贯通、“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横向协同,真正为广大妇女构建起了发展有目标、权益有保障、赋能有支撑的全方位发展格局。

  共筑平等和谐社会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妇女事业发展纳入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协调、妇联组织联动、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工作机制。持续强化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环境,从源头上为妇女全面发展扫清障碍、创造条件,支持妇女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关键领域勇挑重担、建功立业。

  多方协同唱响妇女工作“大合唱”,为妇女事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注重将促进妇女发展和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律项目纳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计划,在立法和监督工作中重视征求和采纳妇联组织、妇女群众的意见,督促有关部门履行保障妇女权益的法定职责……人民代表大会不断强化立法监督,妇女权益法治保障更趋完善、更具力度;

  制定和组织实施妇女发展纲要,推动党的机构、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等各负其责做好妇女工作;健全妇女发展纲要统计监测机制,多维度监测评估妇女发展状况……人民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妇女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

  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依托多元协商平台聚焦妇女问题,围绕就业、家庭建设等妇女发展重难点开展调研、积极建言……人民政协不断加强协商建言,合力助力妇女全面发展;

  凝心铸魂传递巾帼正能量、搭建平台助力妇女成长成才、源头维权筑牢保障底线、精准帮扶破解急难愁盼、守正创新赋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让妇女儿童和家庭感受到“娘家人”的温暖。

  多维度倡扬男女平等理念,大力培育尊重和关爱妇女的社会风尚——

  性别平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广东省持续探索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教育进校园,开发男女平等教育“专题课”,在学科课程中整合男女平等理念的“融合课”等。不仅在广东,也不仅在校园,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宣传教育通过进机关、企业、城乡社区、家庭等,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和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推动平等理念落地生根。

  传媒是传递平等理念、赋能妇女发展的重要力量。强化传媒领域性别平等意识,通过立法监管、内容审查、规范用语,从源头杜绝性别歧视;下架宣扬重男轻女观念、刻意渲染家庭矛盾等不良内容,严打网络侵害妇女儿童权益的违法行为;推出《花开中国》等展示妇女时代风采、体现家国情怀的新媒体产品等。

  随着妇女发展环境日益向好,男女平等、尊重妇女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妇女在实现个人理想、建功新时代的道路上更有底气,更有力量。

中国妇女报要闻综合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事业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 2025-09-27 2 2025年09月2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