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群

  ■ 北京市十一学校  方思程

  所谓群,是个体之总和也。人是社会化动物,观众生芸芸,莫不身处群之中。你我均应志存高远,争为善群者。

  群予人以力量。个人的力量无论如何不如群体的势头强劲。如“众人拾柴火焰高”,不啻微芒的个体,也能造炬成阳;又如“团结就是力量”,假使六国并力西向,便足使秦胆战心寒。群体汇集了众人所长,让个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取长补短里增进了个体的实力。

  人亦以群为归属。所属的群体满足了人自古以来对安全感、归属感的诉求。在阿德勒心理学里便有“共同体感觉”的概念,指出心安是奋斗的保障。假如身处风雨漂泊,何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难看出,群体给予个体的归属感似港湾、似屋棚,庇护着人人。

  以群之力,方能积少成多、汇流成海。然则在众多群的交错纷呈之中,在退群与被移出群的抉择之下,我们应如何成为善群者,掌控自己的“群际关系”呢?

  善群者,在趋优而避劣。好的群体提振个人面貌,但也不乏“小团体”等鱼龙混杂。古语云“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又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积极加入团结一致、相互促进的群体,在面对不良现象时勇于退群,应是善群者的必修课。

  善群者,当点灯以担责。加入群体以后,应承担责任与义务,推动群体的发展进步。在人类这一大群体进步的征程之中,孙中山、陈独秀等人奋起革新,推动了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发展;“人民的良心”桑地诺、坚持“爱与真理”的甘地,则促进了殖民体系的崩溃瓦解,以个人之担当,点群体进步之灯;以个人之责任,燃群体前行之火,需要众人共勉。

  善群者,应奋楫而笃行。追求“一群之进”,还需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朝乾夕惕,功不唐捐。王继才夫妻坚守海岛边防,维护国家安全;乡村教师张玉滚扎根基层,深耕教育进步。要明白,个人的奋斗终将促进群体的奋进,“爱生之极,进而爱群”,爱群之行,奋楫笃行。

  当今世界处于变革与发展的时代,全球化互联互通的趋势不可逆转,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浇筑坚实根基,以同住地球村的生动注脚落笔,择群而入,奋群以进,争做善群者,使群长青而葳蕤。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你我当以善群为志,集群之广益,与众群共生。

  点评:

  本文有两点值得称道:

  逐层深入,论证立体化。开头紧扣核心概念亮出中心论点,旗帜鲜明。全文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展开论证。“为什么”分两个小层次,“怎么做”分三个小层次,逐层深入展开论证,论据充实,说理充分,给人启迪。

  论证灵活,行文有章法。全文条分缕析,层次清晰。五个分论点都置于段首,醒目明旨。由“为什么”到“怎么办”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根据论证需要,灵活采用事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语言准确精练。

中国妇女报新作 3说群 2025-09-28 2 2025年09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