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年轻人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 受访者供图

▲ 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山顶咖啡馆。 受访者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张凌漪
住过浙江安吉余村的数字游民社区,也在东南亚待过,未来还想去西藏旅居——从事互联网工作的“90后”数字游民小吕骑着摩托车来到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看到这里风景不错、空气清新,便暂住下来。
数字游民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远程工作,不受传统工作地点束缚,追求自由、灵活和自主生活方式的个体。他们往往从事软件开发、内容创作、设计、营销等领域的工作,“一根网线走天下”,乘兴而来,边工作、边旅居是他们的日常状态。
把工位搬到山水间
下午2点,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2000平方米的共享办公区内,年轻人正敲击着键盘,沉浸于工作。从办公区的落地窗向外望去,农田、青山、民居相映成趣。
每周一到周五,35岁的夏湖渝都会来共享办公区工作。她是一名“猎头”顾问,工作基本能通过互联网完成。去年11月,在成都上班的她望着灰蒙蒙的天空,去一个“有太阳的地方”的想法在脑海中萌生。
“因为之前在社交媒体上‘刷’到过,我第一时间就想到这里,很快就出租了成都的房子,把工位‘搬’过来了。”夏湖渝说,“这里满眼都是绿色,是理想中的‘工作胜地’。”
四川省资阳市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腹心,6条高速公路过境,乘高铁半小时内到成都、1小时左右到重庆,成都天府机场距城区仅18公里。位于资阳市临空经济区仁里村的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由政府、高校、社会机构、国企共同孵化,去年4月起对外开放。社区包括普通工位、多功能室、各类会议室、创作区、直播间、自由洽谈区、咖啡区,还设有共享公寓、共享食堂、观景台等设施。
在夏湖渝看来,在数字游民社区,可以不费力气地去社交,她也因此结识了许多优秀的人。“这里的年轻人都很有边界感,在聊天时也会非常默契地避开隐私话题。”她也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绘画、脱口秀、看电影等活动,令其印象最深的是今年7月的一次脱口秀,“我性格比较内向,以前无论如何也没有勇气上台讲话,但是在社区里面,谁也不‘认识’谁,感觉很松弛,就突然愿意表达自我了。”
年轻人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天津、云南、浙江、四川、海南、安徽、广东、上海等地均出现了数字游民社区。许多年轻人成了数字游民社区的“新村民”,居住时间长则数月,短则一周或几天,给乡村带去了新业态、新场景和新消费。
“在乡村生活,被虫鸣鸟叫包围,沉浸在大自然中,给了我研发咖啡的无限灵感。”循着咖啡豆的醉人香气,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来到山顶观景台的咖啡馆。这家咖啡馆的主理人秋浩真是韩国人,也是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的第一批数字游民之一,在中国生活了十余年的他曾在成都开过多家咖啡店,听说社区在招募咖啡主理人,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这里。
去年,秋浩真与社区运营方签下为期10年的合同,带着员工入驻社区咖啡馆,开始打造咖啡工厂,生产、储存咖啡豆,做咖啡策展、咖啡集市、体验课程等。如今,秋浩真的咖啡馆已成为颇受游民喜爱的聚集地。
与秋浩真一起在社区开启事业的,还有“95后”自媒体博主、脱口秀、喜剧演员李要红,她已经将工作室落户资阳。博主“野生大鹅”也和社区合作,推出数字游民访谈节目,意欲采访世界范围内100位年入百万的数字游民。
因为这个项目的存在,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参观。在项目带动下,仁里村的发展也迎来了“东风”,流转集体土地820亩,村集体年均增收12万元,村里还铺了柏油路和骑行道,落地了快递点,公共基础设施越来越好。
除了咖啡馆、食堂等的日常用工需求外,社区整体的安全保障、环境卫生等工作也需要不少人手,老村民得到了新的工作机会,人均收入有了提升。
“我们目前已有40多位村民就近找到了保洁、保安、餐饮服务等工作,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仁里村党总支书记赵才兵说。不仅如此,仁里村村民刘华英在院坝旁开了小超市,张山明则看中机会,在数字游民社区旁开辟出面积约20亩的草莓种植基地,带着游客体验草莓采摘。
让更多创意赋能乡村
“目前,全球范围内已经超过3500万的数字游民,有54个国家专门设立了数字游民的签证,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与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报告显示,超过七成的‘00后’未来希望成为数字游民。”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联合创始人、电子科技大学新媒体艺术实验室联席主任陈玗微向记者介绍。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区认识到数字游民作为网络经济时代劳动力的重要性。游民社区所在的当地政府纷纷以此为切口,吸引年轻人入驻,让更多项目、创意留在乡村、赋能乡村。
此外,资阳市也发布了吸引数字游民在本地就业扎根的相关政策。今年6月,资阳市印发《资阳临空经济区支持数字游民创新集聚十二条措施(试行)》,明确给予真金白银的支持。其中,新注册成立的企业或工作室最高可获30万元奖励;对租住社区累计达30天的数字游民补助租金10%,半年以上的补助20%,让更多有想法的人愿意来、留下来。
“我们的目标是引入100个‘超级个体’落户资阳,将资阳打造成优质青年创业的孵化基地。”谈及未来,陈玗微满怀期待,“希望资阳国际数字游民社区能够形成年产值5亿元以上规模,创造数千万元本地税收,持续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