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奖金发了一百多年 为何至今还没花完?

  诺贝尔奖奖金发了一百多年 

  近日,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陆续揭晓。作为全世界公认的自然科学领域最高荣誉奖,诺贝尔奖科学奖项几乎囊括了20世纪以来最具原创性的重大成果和突破性进展,代表了现代科学研究的主要趋势。但同学们是不是有个问题:诺贝尔奖的奖金已经发了100多年,怎么至今仍没有花完?

  1896年,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遗嘱中捐赠3100万瑞典克朗,这笔钱被指定用于设立一项奖励人类杰出贡献的基金。该基金共设立5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后来瑞典中央银行又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份遗产不仅支撑着诺贝尔奖走过了一个多世纪,而且经过多年的投资增值,如今这笔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超过61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46亿元),相比初始金额增值了近200倍!

  诺贝尔奖刚设立时,资金运作曾陷入不小的困境。因为按照诺贝尔的遗嘱,基金只能投资于国债、银行存款等“安全证券”,这种保守策略在和平年代尚能维持,但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通货膨胀与经济波动,很快让基金收益捉襟见肘。

  后来,瑞典解除了对诺贝尔基金的投资限制,允许其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这扇打开的大门让诺贝尔基金迎来了新生。

  如今,诺贝尔基金已形成了稳定的资产配置框架,权益类资产占据核心位置,同时搭配固定收益、房地产和另类资产,通过“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分散效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波动风险。

  更关键的是,基金会建立了灵活的奖金调整机制,收益好时就适当提高奖金,比如2023年将单项奖金从1000万瑞典克朗提升至1100万瑞典克朗。

  市场低迷时则适度缩减奖金,2011年全球股市不振时,奖金就曾从千万级别下调至800万瑞典克朗,通过这种动态平衡,确保本金不受侵蚀。 

  此外,瑞典的税收优惠与本金滚存机制为诺贝尔基金增添了双重保障。而根据《诺贝尔基金会章程》,每年的投资收益并不会被全部用于发奖金,一部分会重新归入本金,这种滚雪球式的积累,让基金基数不断扩大,为长期增长奠定了基础。 

  诺贝尔基金会专业的治理结构则为基金运作提供了稳定的支撑。基金会设立了专门的投资委员会,负责制定资产配置策略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方向,还引入国际顾问委员会提供专业的指导。他们不追求短期暴利,而是以“跑赢通胀并实现3%以上的年化收益”为目标,这种长期主义理念帮助基金穿越了多次经济危机。

  从最初的保守拘谨到如今的全球布局,诺贝尔基金的成长史本质上是一部财富管理的进化史。它也告诉我们,真正的永续财富并非来自静止的储蓄,而是源于对规则的灵活适应、对风险的理性把控,以及对长期价值的坚定坚守。

  正是这样的管理智慧,让诺贝尔的名字不仅镌刻在奖牌上,更是以一种持续生长的方式,激励和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繁荣发展。

中国妇女报新知 2诺贝尔奖奖金发了一百多年 为何至今还没花完? 2025-10-11 2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