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市两江新区金山学校 杨淮智
我以为沙漠只有金黄的沙海,一波波涌向天边,只有顽强的沙棘立在沙间,却不曾想过,沙漠中还能生长出许多可爱的瓜果蔬菜。
踏进乌兰布和沙漠,一道金光像一只金色的猎豹从我眼前闪过。放眼望去,金色的沙丘像被太阳烤化的蜂蜜,连天空都被染上了些许土黄,宛如一颗蓝宝石镶嵌着几颗琥珀。风一吹,沙子“沙沙”地跑,在沙丘上画出一道道弯弯的纹路,像大地爷爷笑出的皱纹。可再仔细看,除了偶尔几丛带刺的沙棘,连只飞鸟都看不到,只有“呼呼”的风声在耳边回荡。
你知道吗?沙漠其实是因为自然和人类活动共同影响而形成的。当天气干旱、雨水少,土地就会形成上面松、下面紧的结构,植物就很难生长,大风一吹,表面的土被带走了。加上人们过度砍树、放牧,或者不合理开垦土地,让土壤越来越“累”,越来越“瘦”。过度使用地下水,也会让土地更加干涸,最后就变成了沙漠。
沙漠虽然看着非常壮观,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不少麻烦:能让可用的土地变少,影响庄稼生长;那里干旱缺水,人们很难居住和发展。很久以前的楼兰古城就是因为土壤沙漠化而消失的。大风还会卷起沙尘暴,污染空气、影响生态,甚至危害我们的健康和交通。
现在,人们已经想出了不少治理沙漠的方法,比如:草方格沙障、生物固沙、风沙育苗等。不过,这些方法或成本高,或见效慢,或需要很多水,或短时间内看不到回报。重要的是,它们都不能真正改变沙子的本性。
直到2009年,重庆大学的易志坚教授在研究物质力学时,偶然研制出了一种神奇的植物纤维黏合剂,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纤维制成的,无毒无害。只要把它加入沙子里,就能让沙子像土壤一样抱团、保水、供植物生长!
易教授先是在重庆南岸区做了一个小实验,种下去的庄稼居然丰收了!一个月后,实验田里还出现了小青蛙、小虫子——一个小小的生态慢慢形成了。
2017年,他和团队毫不犹豫地走进乌兰布和沙漠,用这项新技术,成功地把4000亩沙地变成了绿洲,一片绿色的海洋蔓延开去。
今天,我有机会去了他们的基地。那里的生活条件比我想象的还要艰苦:他们住在简易的板房里,桌椅用了很多年都舍不得换,床一坐上去就嘎吱响,甚至都生了锈。他们平时吃得非常简单,只有来客人时才多加两个菜。用水也非常节约,把省下来的每一滴水都用在该用的地方。
他们是真的把论文写在了大地上——不是用笔,而是用行动、坚持、智慧,让沙漠开出了希望之花。我要向他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