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中心小学金桥校区六年级1班 房琪
“嘎嘎,嘎嘎——”是谁在唱歌?阳台那边滚过来一团毛茸茸的黄色小球,正全速朝厨房跑,圆滚滚的身子一头撞在爸爸腿上,还仰着脑袋用扁嘴巴轻轻啄他的裤脚。不用猜,这就是我家的新成员——小鸭子唐老鸭。
在两只小乌龟“狐朋”“狗友”先后离开后,我总觉得家里空落落的,直到一个雨后的下午,我在小区垃圾桶旁发现了这只小家伙。它浑身湿淋淋的,正歪着脑袋啄地上的草叶,小翅膀冻得直打战。“妈妈,我们带它回家吧!”我拉着妈妈的手使劲儿晃,妈妈看着我急得发红的眼睛,笑着点了点头。就这样,这只落单的小鸭子成了我们家的一分子。给它起名时,我盯着它调皮的模样突然有了主意:“叫唐老鸭吧!”这个名字虽然大家都熟悉,可配它那机灵劲儿,倒格外合适。我还总爱叫它“146”,因为那天正好查到PET考了146分,它的到来,像把这份开心又续上了一截,每次叫这个名字,我都忍不住想笑。
唐老鸭长得特别惹人疼。一身鹅黄色的绒毛蓬蓬松松,摸起来像捧着一团暖融融的棉花,最特别的是头顶那撮黑豆似的黑毛,像特意梳的小刘海儿,让它比别的小鸭子多了几分神气。每次我把它捧在手心,它总会用小脑袋轻轻蹭我的掌心,痒痒的,暖暖的,心都要化了。
可别被它乖巧的样子骗了,这小家伙娇气起来谁都“怕”。吃饭挑得厉害,黄瓜碰都不碰,面条闻闻就扭头,连新鲜的小虾都懒得瞅,只爱啄熟透的南瓜和胡萝卜。每天早上我都得提前起床,把南瓜蒸得软软糯糯,切成小丁摆在盘子里,它才肯低头啄食。更有意思的是,它对我和妈妈总爱摆架子,换水时会啄我们的手,加食时还会叉着腰似的“嘎嘎”凶,可对爸爸却黏得很——爸爸在厨房做饭,它就蹲在门口歪头看;爸爸坐在沙发上看报纸,它就跳上沙发蜷在爸爸脚边打盹儿。我和妈妈想抱它,它总会扑腾着小翅膀挣脱,跌跌撞撞跑回爸爸身边,那小模样,活像个只认爸爸的小跟屁虫。
唐老鸭还是个“运动健将”。每天天刚亮,它就会在纸箱里扑腾翅膀,“咚”地跳出来,先伸伸脖子,踢踢腿,伸个舒服的懒腰,再跳进为它准备的“泳池”里扑腾着洗澡,洗完还会歪着脑袋,用小嘴把绒毛一点点舔干净。最精彩的是它的“绝技”——鸵鸟飞奔:脖子往前一伸,小翅膀飞快扇着,橘红色的小脚“哒哒哒”迈得飞快,像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在客厅里绕着圈跑。要是看见我们,就立刻调转方向飞奔过来,用小脑袋轻轻蹭我们的脚,有时还会钻到椅子底下,再猛地钻出来吓我们一跳,然后得意地“嘎嘎”叫,好像在炫耀自己的小恶作剧,总能把我痒得哈哈大笑。
不过唐老鸭也有个让我们头疼的毛病——爱随地大小便。它可不管场合不分时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留下个“惊喜”。有次我们正在吃饭,它突然在地毯上拉了一泡屎,爸爸假装生气地瞪它,它却歪着脑袋“嘎嘎”叫,好像在说“不是我干的”,逗得我们直笑,只好拿起纸巾默默收拾——谁让它是我们的小宝贝呢。
自从唐老鸭来了,家里的笑声变多了。爸爸下班回来,听见它“嘎嘎”叫,疲惫的脸上就会露出笑容;妈妈做饭时,听着它在厨房门口扑腾,嘴角总会微微上扬。照顾它的日子里,我学会了每天准备食物、清理小窝,突然懂了爸爸妈妈照顾我的辛苦——原来他们也是这样,日复一日为我操劳着。
每天放学回家,一开门就看见那团黄色的小毛球朝我奔来,心里就暖洋洋的。我想,唐老鸭一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鸭子,因为它有我们全家人的爱;而我也是最幸运的,因为有这只可爱的小鸭子,给我的生活添了这么多快乐。
我真希望唐老鸭能一直陪着我,看着它长出洁白的羽毛,看着它慢慢长大,永远做我们家最特别的小成员。我爱我的唐老鸭。
点评:
这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细节描写丰富,把小鸭子的外形、习性和趣事写得栩栩如生。情感真挚,从发现到相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唐老鸭的喜爱,文章结尾从照顾唐老鸭的过程中感悟成长,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佳作。(指导教师: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