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托育“圈”出15分钟幸福半径

破解“找不着的托班”与“付不起的账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渔”你成长小屋托育点内,老师和孩子们做游戏。    受访单位供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

  “送不到”“送不起”,是托育面临的两大问题。对于许多家庭而言,专业的托育服务是解决育儿难题的一剂良方,但“送不到”与“送不起”的现实困境,却让许多家长望而却步。

  2023年,深圳市成为第三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国试点城市,发布《深圳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此后,深圳市积极拓展社区服务功能,利用社区卫生、文化、体育、党建、物业管理、家庭发展服务中心等探索社区托育服务,多举措推动社区“15分钟托育服务圈”建设。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4月,全市共有托育服务机构2000余家,托位超9万个。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走访了几家社区托育点,与从业人员、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交流,了解深圳社区托育点及“15分钟托育服务圈”的建设情况。

  社区托育:家门口入托更省心

  走进位于渔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渔”你成长小屋托育点,50多平方米的室内托育空间明亮又整洁,各种教学用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该托育点于去年5月底开业,是罗湖区首个“幼有善育”社区托育点。

  “除了室内空间,我们还会带小朋友们到党群中心所属的天台花园等共享空间学习。”托育点运营负责人熊毅敏介绍,“渔”你成长小屋托育点最多可托育19名18个月至36个月大的小朋友,优先面向本社区居民。老师按6∶1的比例配置,即6个小朋友配备1位老师。

  “社区托育以临时托、计时托为主,有托育需求的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预约,托育时长最短可预约1小时,最长可预约15天,我们会提供10小时的免费公益托育服务,额外的服务收费标准为30元1小时,60元2小时。”熊毅敏说。

  关于托育收费情况,记者了解到,市场上不同类型的托育机构收费差异较大,高的每月多达上万元。那么,深圳社区托育点的收费是如何定价的?

  据了解,深圳托育机构一般按照政府制定的普惠指导价格收费,不同行政区价格不同,主要依据本区域内上一年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制定,且与质量评估等级挂钩。以深圳宝安区2024年普惠托育服务保育服务费价格为例,全日托(每天不少于8小时)每月收费标准为:乳儿班(12个月龄及以下)不超过4084元、托小班(13~24个月龄)不超过3792元、托大班(25个月龄及以上且未满足幼儿园入园年龄)不超过3500元。

  “市面上部分高端托育机构会聘请外教,费用自然就高。对于社区或街道的普惠性托育园,社区一般会提供场地支持或租金优惠,居民便能相应地享受到优惠的托育价格。”熊毅敏介绍。

  “渔邨社区托育点开设前,我们花费了一个月时间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包括社区托育的需求量、居民对适当收费的接受度等。”渔邨社区社工主任许婉华告诉记者,回收的有效问卷显示,高达90%的家长对这一模式表示认同,“令人惊喜的是,首批课程信息一经发布,托位便被抢订一空。这一积极反馈让我们备受鼓舞,甚至有许多香港的宝宝也会来这里上课。”

  临时托:时长碎片化服务“不缩水”

  社区托育具有临时性的特点,学生流动性强,且班内学生年龄不同,对于这些因素是否会影响服务品质的问题,熊毅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社区托育对老师的要求其实比门店机构更高。”熊毅敏表示,自己所在的金瓜豆托育机构不仅有自营门店,还服务于罗湖区内的18家社区托育点。

  “在社区托育点服务的老师都是从我们自营门店精心挑选出来的。这些老师不仅资质合格,而且要在公司工作至少4年以上。”熊毅敏解释道,“社区托育点多为计时托,在工作安排上,一组老师可以固定在两个社区开展工作。老师既要让课程生动有趣,能迅速抓住小朋友的注意力,又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免引发误会。”

  此外,为保证教学衔接,托育点实行三优课程体系。“我们在上课前会先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的内容,确保教学的连贯性。课程按月规划,每个星期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面粉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蔬菜的营养’等。一旦发现孩子有学习困难,老师会先与小朋友沟通,后与家长联系,通过这种家校共育的方式,尽可能让小朋友的学习不脱节。”

  “宝宝来托育点后,无论是身心发育还是自理能力都有了明显进步,回家后会主动多吃蔬菜,去了幼儿园也能很快适应,不仅能照顾好自己,还会安慰其他小朋友。”一名家长连声赞叹托育点的效果。

  因区制宜:托育服务的“个性化答卷”

  “开办社区托育点之前,我们必须开展调研工作,所在社区适龄小朋友数量不能少于300个,我们要利用好有限的资源,实实在在解决居民的托育需求。”渔邨社区党委书记李竞告诉记者。

  据了解,托育服务内容也会根据社区情况进行调整。例如,在深圳水贝,黄金珠宝行业的从业人员居多,他们的工作时间大多集中在晚上,无法早起送托,所以所在社区的托育服务一般安排在16:00到18:00。

  就龙华区而言,辖区内多城中村,村内人口密集且收入有限,‘小而美’的托育点更受辖区居民的欢迎。沈思敏运营着大和社工村内的益童社托育园。该托育点由社会组织发起,将村内的老房子改造后投入使用,采用普惠性收费,全托费用每月1700元。“许多城中村的居民托育需求并不强烈,因为很多家庭有老人帮忙带孩子,但老人也希望能有休息的时间。”沈思敏解释道。

  为了让托育服务更普惠,深圳鼓励各区各部门,通过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方式,探索出“国企引领、托幼一体、医育结合、老幼共托、社区互助”等可复制、可推广的多元化机构建设模式,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15分钟托育圈不仅指社区托育点,还覆盖了多种托育类型。就现阶段而言,社区托育是一种更具优势的方式。政府发挥了兜底作用,旨在解决不同人群的托育需求。”服务于基层一线的李竞也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将会有医院、幼儿园、个人等更多力量加入进来,共同打造‘15分钟托育服务圈’,这也正是其意义所在。”

中国妇女报民生关注 4破解“找不着的托班”与“付不起的账单”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韩嫣然2025-10-23 2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