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创·乡村振兴 PDF版下载

版面: 创·乡村振兴

初种杂交水稻


    快40年过去了,父亲从开始时的反对到最后爱种杂交水稻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从那年起,杂交水稻就一直陪伴着父亲和乡亲们。

    ■ 汪志

    20世纪80年代初,我家第一次种植杂交水稻。如今快40年过去了,父亲从开始时的反对到最后爱种杂交水稻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我出生于20世纪60年代。家乡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地肥沃,雨水充足,非常适合种植水稻。可那时我家虽然每年都要种植早晚(夏季、秋季)两季水稻,但由于粮食产量低,人均田亩少,不少人家的粮食还是不够吃。我家那时八、九口人,印象中每年春天和冬天,家里都缺粮,只好向别人家去借,待来年再还。为了让全家吃饱,母亲在煮稀饭时都要搭配红薯片、胡萝卜等杂粮。

    记得刚包产到户不久的一年正月里,父亲从生产队里开完会回家,说村上要动员每家每户推广试种几亩杂交水稻。由于第一次听说这个水稻品种,也不太了解,害怕种砸了,我父亲和许多村民的积极性都不高。我当时正在离家不远的农学院读书,也是第一次听说杂交水稻,但我认为这是国家新研制的水稻品种,可以一试。于是,我劝父亲说:“这个杂交水稻一定是科学家做过多次试验才开始推广的,只要按要求种植,不可能减产。我学的就是农业,咱们应该相信国家。”

    在我的劝说下,父亲终于同意了,我家也成为当年生产队30多户人家里,仅有的三户种植杂交水稻的家庭之一。我家一下种植了四亩。说实话,当时村上一些人在等着看我家笑话,我心里也没底。

    经过30多天的育种后,开始插秧了。插秧那几天,我请假赶回了家。以前,水稻插秧都是一棵十多根秧苗,而壮实的杂交水稻秧苗,最多一棵就插一根。父亲问,这一根秧苗能行吗?我说,问过乡上的技术员和学院老师了,杂交水稻根系发达,移栽后及时施肥分蘖很快,一根秧苗能分蘖十几根,生长旺盛,穗大粒多,抗逆性强。

    从插下秧苗的那天起,我一直惦记着家里那四亩杂交水稻。放暑假那一个多月里,我几乎天天围着杂交水稻转。我每时每刻都揪着心,要是推广不成功,砸了锅怎么办?   千盼万盼,转眼间,杂交水稻开始抽穗、灌浆成熟了。与其他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的植株长得比普通水稻高,但很壮实,遇到雨水和大风,也没有出现倒伏现象。待到秋天收割时,沉甸甸的稻穗惹人爱,亩产竟高达上千斤,这是以前从没有的。父亲高兴坏了,没种的乡亲们后悔不迭。

    杂交水稻晒干后,父亲专门碾了一担米,给村上没种植杂交水稻的乡亲每户分了几斤,分享丰收的喜悦。杂交水稻碾出的米粒饱满,晶莹透亮,蒸出的米饭吃在嘴里黏性很强,像糯米的味道,香喷喷的。

    从那年起,杂交水稻就一直陪伴着父亲和乡亲们,每年,父老乡亲们都会迎来稻田丰收。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