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家庭 PDF版下载

版面: 家庭

石家庄

在角色的转换中成长


    ■ 受访者:李青(化名),两孩妈妈

    秋高气爽的周末,李青和爱人带着孩子们到正定县的一处农家院,摘茄子、西红柿,挖土豆、红薯,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每个季节都带孩子们到田野里去,认识植物,感受季节的变化。”李青对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说。

    李青今年37岁,从研究生毕业到现在,她的人生“按部就班”顺遂地行进着,恋爱、结婚成家、儿女相继出生。曾经畅想一儿一女的小夫妻,心愿达成。李青说:“这8年有焦虑、恐惧,也收获着开心、幸福。我和爱人在角色的转换中成长。”

    从孕期到生产、到儿子会走会说,李青学着如何做好新手妈妈,但不时会陷入焦虑、恐惧中,“我爱人脾气好,体贴我、迁就我。”第一次常会充满艰辛,等到生育女儿时,李青的心态、照料就松弛许多。如今,儿子上小学,女儿入幼儿园。“家庭的支持很重要,在情感上、经济上,我们有很给力的‘后援团’。”李青幸福地说。李青的父母、公婆都退休不久。李青生产时,婆婆出钱请了“金牌月嫂”。休完产假上班后,婆婆和母亲轮换来照应他们这个小家庭。

    虽有后援,但李青和爱人在养育两个孩子上依然很用心。记者不时会从李青的朋友圈里看到她的厨艺新技能,“孩子的营养膳食要讲究,我学会了做油焖大虾、虾蟹粥以及烘焙饼干、面包等好多孩子们很喜欢吃的佳肴。”她表示,我们这代人会注重亲子间的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意见。也不期许孩子考第一、考名牌大学,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李青分享着她的育儿感受,“我觉得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长游,他们已带孩子到过海南、内蒙古等地十多个城市;短游,选择博物馆、科技馆以及省会周边有意思的小镇。每次李青和爱人会提前给孩子讲讲要去地方的特点。慢慢地,儿子学会了在旅游中发现新的“亮点”,也开始对出游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孩子的教育上,李青和爱人还达成几点共识:不把孩子长期寄养在父母家;管教孩子时,一个人说话,另一个人不发表意见,但之前、之后做好沟通;发现老人溺爱孩子,各自去和自己的父母谈;双方父母提出的建议,要听,要尊重。“孩子越多,越需要举全家之力养育,家庭的和谐至关重要。因此,夫妻各自要学着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关系,也要学着协调好小家庭与大家庭间的关系。”

    管窥这幸福的四口之家,温馨的场景既有天南地北外出旅行,也有“窝”在家里岁月静好。哥哥拼装玩具,妹妹在旁边“打下手”,或者坐在哥哥旁边画画,李青和爱人各做各的事情。“有了哥哥,能省出一个大人看妹妹。”李青笑笑说。

    谈到现在的三孩政策,李青说,“我支持国家的政策,现在生育率下降,需要通过政策手段来调节。但这项政策的落地,更需要社会支持系统。”李青说,“我的两个孩子出生9个月到3岁时,都上了早教课。现在哥哥学英语,还学过轮滑、篮球等短期班。目前一年两个孩子课外的费用有两三万元,这对于普通的工薪小家庭也是不少的投入。国家倡导优生优育,每个家庭也很重视孩子的教育。如何构建有利于下一代健康快乐成长的社会环境,需要国家层面科学规划,提供更多政策红利。”李青说,“政策越细化,越有助于‘三孩’政策的顺利实施。”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周丽婷)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