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项伟
故乡流传着一句俗语:“廿二捣糕做麻糍”。麻糍也叫糍粑,是我的家乡过年必吃、相互馈赠的传统糯米美食,人们把它作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象征;麻糍在吴越方言发音中和“没事”近似,也蕴含着“平安无事”的美好寓意。
麻糍一般是选用当年的新糯米,淘洗干净,提前一天浸泡,第二天再将糯米沥干水,放入一种木制甑桶里隔水蒸熟,再倒入石臼,捣烂成糊状,之后抬到板桌上,擀扁、折叠,切成四四方方的麻糍块。
过去每家做的麻糍,往往要吃大半年,因此需要一二百斤糯米,加之“捣麻糍”也是重体力活,单靠一家人难以完成。因此,每逢腊月二十二前后,母亲都会邀约叔伯、邻居大家一起打麻糍。十几户人家聚在一块,蒸的蒸、捣的捣、搬的搬、切的切,大人们说说笑笑,小孩子追逐嬉闹,乡村的年味就在这热闹祥和的气氛中酝酿、弥漫开来。
“捣麻糍”可是男人们的“专利”。早年的工具主要是石臼和石锤,石臼约有几百公斤重,一般是几户人家共用一个;石锤也有几十公斤重,没有一定臂力很难提得起。故“捣麻糍”至少需要两个壮劳力配合,一个捣、一个揉,一场下来往往累得汗流浃背,中途还要换人“作业”。
将捣好的糯米团抬放到洒了一层面粉的案板上,女人们便趁热在米团上再洒一遍面粉,用擀面杖迅速将米团压扁,擀抻成方形的约半厘米厚的面饼,大小可以铺满整个案板;按大约16开书本的宽度,切成十数条长长的麻糍条,每两条叠放一起;再按差不多的宽度横向切成十几段,于是一双双板板正正、色泽如玉的麻糍块就完成了。做好的麻糍一般让其自然冷却变硬后,再堆放到瓦缸里,倒上清水浸泡起来,以防开裂、变味。只要经常换水,可以一直存放到来年夏天。
此时,我们这些小孩们早已按捺不住几欲“夺食”了。大人们趁着加工间隙,顺手做一份“麻糍小吃”给我们解馋。拿出一双温热的麻糍,抓一把红糖、芝麻馅料匀在上面,在桌上一卷,一个香喷喷的“红糖麻糍筒”就做成了。麻糍的软糯、芝麻的香味、红糖的绵甜,融合成儿时最美的滋味。
麻糍的吃法很多,煎、炒、烤、炸、煮、蒸均可,但最经典的还是故乡名小吃“炒麻糍”。将平底锅热油,麻糍切成小块,涂上蛋液,煎至两面略微焦黄,加入肉丁、豆腐干、包菜或豆芽等佐料混炒,料酒、酱油边炒边浇,最后撒上一把蒜苗或葱花,即可出锅。“炒麻糍”鲜香软糯、顺滑爽口、色味俱佳,令人百吃不厌。可以说,没有什么比一碗金灿灿、香喷喷且油水十足的炒麻糍更能安抚我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