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美·什刹海 PDF版下载

版面: 美·什刹海

林中乐土


    我是林间赏景人,每天早晨进林间呼吸清新空气,感觉自己也与林间的植物、人物打成了一片,成了他们其中之一员。不觉想到诗经中句子:“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 老九

    因为养病需要,每天早晨,太阳跳出南海之前,我会先到租住地旁的林子里散步,深呼吸林间空气。我当然不会忘记从小就知道的“太阳跳出了东海”,这是乔羽先生名作《祖国颂》中的第一句,后面还有“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的瑰丽暖心句子。但我的所在地,太阳升起的方向,的确是正东的南海。如果有可能站在牛岭之上,晴天,透过山巅的白雾一定能看到一轮鲜红的太阳从蔚蓝的南海海面上,欢快跳起。

    林子里散步,总会遇到几个勤勉的种菜人,露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襟,也滋养着他们的欢快。

    严格说,他们不是菜农。尤其来自东北、中原的几位,更是不懂种菜,在以往经历过的半个多世纪中,他们也从来就没有碰过菜地。但8年前,他们才在这林子里摸索着种菜。

    来自吉林长春的老刘,在这林子里有八年种菜史了。重机厂退休后,他来海南旅游,见到岛南端牛岭山麓有便宜楼盘,就想不辞长作海南人,买下一处面积不大的房子,与老伴每年来过冬春,告别北方的寒苦,潇洒地过起候鸟生活。但这里四周是农场,职工都自己种菜,买菜不便。老刘闲着就难受,虽然没有种过菜,但向周围农场家属讨点菜籽菜秧也不会太难,学着试试呗,败了不丢人,成了就既可望解决餐桌上的窘迫,还能打发闲散无聊,绝非坏事。更由于物业管理的许可,说周围的空地都是楼盘开发商购买的地,开发一半后难以滚动开发,空置地能种树美化环境,树下种些蔬菜自用,值得支持。于是,候鸟们种树种菜,在海南吃上了自己栽种的滋味。

    菜上餐桌,老伴欣喜有加,说当初她可是准备看笑话的,你一个北方的大老爷们,一生没有碰过农事,忽然异想天开要自己种菜,美死你了!如今菜进门刺啦下锅,再香喷喷上桌,不开心也难啊。再看看她准备看笑话的靶子,红黑了,也壮实了,那连人带菜进家门的都是快乐和健康啊。一巴掌拍肩过去,行啊老头儿,看不出你学啥像啥嘛,老来学种菜还真自学成才,往后再带上一个徒弟吧,咱也要进林子里种菜,咱也要与你的菜们一同鲜活鲜活!

    与老刘相反的是来自中原郑州的老郑,他是被老伴儿影响成为菜农的。他老伴儿进这林子一开始并不是为种菜,而是养了几只鸡雏当宠物,越养越大,家中没法继续,就到林间发展。老郑是工厂里的电工,业余爱好木匠,于是一展身手,在林间给搭了个工棚,棚子里有鸡笼。他的工棚可不是简单的铁丝棍棒缠绕,人家建构间还有榫头,台风可以刮倒旁边的香蕉树槟榔树,但树间的郑氏工棚岿然不动。做木工之余,当然是帮助老伴儿养鸡种菜。他家的鸡训练有素,进菜园子如同将军检阅部队,或保安巡视,不啄食主人的菜,而菜间出现的害虫,对不起,点头之间就给签收进腹。所以,他家种菜非化学除虫,而是更上层楼的“生物除虫”。他种的菜长势可能不及相邻的老刘,但搭起架子的番茄和四角豆、四季豆,则红红绿绿,枝枝蔓蔓,声色无人与之争锋。

    说来简单做来难。这林子里如今算得上是椰树亭亭、香蕉依依,但栽种的过程非常艰辛,土质异常坚硬贫瘠。基建刨去了地表土层,下面的土壤极度缺养分。这一点,快乐种菜人中最年长的老卢和老安,可是最有体会。他们俩均年逾八旬,是退休了的孩子们请到海南养老。孩子殷殷孝心他们不忍拒绝。老卢来自黑龙江的北大荒,老安来自内蒙古满洲里,他们对肥得冒油的黑土有印象,看到这里用镐头啃撕下来的红土,皱眉摇头。但他们侍弄土地有耐心,靠拾捡周围的牛粪羊粪,还有将周围的枯枝败叶焚烧入土,硬是将土质明显改良了过来。

    我在老卢的菜地用铁锨翻土,明显感觉土质不错。他说自己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对这土地有感情,如果我愿意种,他无偿相赠。我自然是无心种菜,不过借机接近他们。我种了一陇红薯,还种了十几棵辣椒,在老卢的后期管理下,也红薯藤蔓爬伸、辣椒开花结实。我每每早晨散步,总感觉它们对我后期管理不到位而心生不满,红薯藤待理不理,朝天椒更像是寄养在人家的亲生子,表情复杂地皱眉瞟我几眼。我感觉对菜们的负疚还好应付,对老卢可真有些心中愧对。他是一位有着近30年军龄的长者。我心里已经向他行了无数军礼。

    老安的菜地一片生机,简直形同百花园,除了各色蔬菜,他还种有甘蔗、莲雾、百香果,他最得意于菜园子一角的休闲棚中品茶赏园。其实我知道,他园中菜事繁盛的秘密,是他的孩子做了幕后英雄。海南虽然雨水丰富,那也是雨季的事情,平时种菜,面对烈日暴晒必须浇水。林子附近倒是有条小河,当地人称之为龙溪,地图上标明太阳河,但要去河里挑水浇园,绝非易事。老安园子周围的坛坛罐罐都盛满了水,这都是他儿子帮他挑来储存的,他只要行使最后的浇水工序即可。我对他说,菜种得好,首先是孩子培养得好,如今的菜园子可是几十年前就埋下伏笔啦!他懂,咧嘴呵呵笑。

    林中菜园好风光,风光最是友善人。诸多来自北方的大老爷们学种菜,指导老师是最小的周姐。当然,我叫她周姐,以上诸公都叫她小周。她也年过六旬,是地道的海南万宁人,懂种菜,善育苗。

    我与她开玩笑,说她免费收了这么几位老徒弟,劳苦功高。她笑眯眯回应,有老哥老叔们相伴种菜,是快乐事啊!一叙,得知她先生是湖北秭归人,她也很自豪成为诗人屈原故里秭归人的媳妇。她的两个孩子,如今在上海工作。她说海南人最普遍的特色,田间地里的农活,主要都是女人打点。如果愿意顺着探讨一下,挺有文化意蕴。

    我是林间赏景人,每天早晨进林间呼吸清新空气,感觉自己也与林间植物、人物打成了一片,也成了他们其中之一员。不觉想到诗经中句子:“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发誓要摆脱不劳而获的大田鼠,去寻找自己的幸福乐土,乐土啊乐土,那才是我的好去处!

    其实乐土随处有,就看谁是勤劳和爱生活之人。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