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热线 PDF版下载

栏目:家事法苑

版面: 热线

拼车拼房拼单,听说过“拼婚”吗?

婚姻家事律师如何看“拼婚”?


    ■ 桂芳芳 顾晓荣

    最近,“拼婚”一词在网络上传开,是指男女双方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另一半时,选择一人搭伙过日子。在外人面前是夫妻,在家里是合作伙伴。

    “拼婚”有一个原则:男方不给彩礼,女方不出嫁妆,日常生活AA制。生孩子期间,女方所有的花销和营养费都由男方负责。生完孩子以后,开销、家务、带孩子都AA制。至于双方父母,自然也是各管各的。很多网友大呼不可思议。其实作为婚姻家事律师,我们也接触到很多类似于“拼婚”的当事人,也见证了诸多拼婚婚姻的开始和结束。那么,不同年龄段的法律人,对“拼婚”到底怎么看?有什么建议呢?

    小霖,女,“00后”:不赞成“拼婚”,感情就是感情,纯粹一点

    结婚的前提是因为爱,若只是搭伙过日子还不如自己过来的自在,如果女方在怀孕生育期间,只有物质支持没有精神支持,产后抑郁的问题会频繁出现。“拼婚”只适合不在乎感情的人群。

    小霖建议:即使不“拼婚”日常消费也可以AA制,签署有效的婚前协议,保障自身的权益,最好对婚内涉及的家庭及继承等问题也一并考虑。

    小鎏,女,“80后”:不赞成“拼婚”,女性有生育自担风险

    在“拼婚”的婚姻里,女性有生育自担的风险,且难以界定损失,难以追究赔偿,双方是否有适当扶助、照顾义务也是难以界定。

    小鎏建议:若一定要“拼婚”,可以不考虑生育问题,各自负担自己的生活。如果生育,男方提前预留一笔钱在女方处,预补偿生育成本。对孩子随谁姓、具体照顾方式等提前书面约定,设立共管账户保管足额资金,为一方违约设定违约责任。

    小乔,男,“80后”:不赞成“拼婚”,“拼婚”就是自欺欺人

    “拼婚”并不受法律保护更不会被父母接受,当感情出现问题的时候,会引发更多问题,若生育子女无法给孩子解释这样的情况会伤害孩子的感情。

    小乔建议: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遵守公序良俗,认真选择结婚对象,对婚姻及感情承担责任。

    小云,女,“70后”:不赞成“拼婚”,没有家的感觉

    “拼婚”虽然自由,但男女双方的链接太少,契约性太强,如果对方违约很难追责,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小云建议:若一定要“拼婚”,可以签订婚前或婚内协议约定财产归属。

    就像法律上没有假离婚一样,法律也没有“拼婚”的说法。只要登记结婚,在法律上就属于合法的夫妻,会涉及相互的权利义务、涉及财产性质的变化。律师也给出三个建议:

    1.结婚对象的选择要谨慎。

    2.可以签署婚前协议或婚内协议,约定夫妻财产分别制,隔离双方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并将婚前和婚后可能会接受赠与、继承、遗赠的财产也约定在其中。为保障家庭的正常开销以及养育孩子的情况,可以设立共同账户,以供日常所需。

    3.因为感情而进入婚姻的人也难以保证携手到老,不带感情色彩的“拼婚”更不能保证长长久久。婚姻不易,需深思熟虑。

    (作者系上海家与家律师事务所律师)

0
© 2021 中国妇女报
ICP备:京ICP备05037313号
您的IE浏览器版本太低,请升级至IE8及以上版本或安装webkit内核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