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日益凸显的人口倒金字塔结构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越来越重的养育压力。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统筹好积极老龄化与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的需求,通过强化隔代照料支持,将养老“负担”转化为育幼“资源”,让老年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发挥余热,共同参与到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中来,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相关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减轻社会养育负担、推动国家新生育政策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途径。提出如下建议:
提供公共政策支持,增强隔代照料的可持续性。隔代照料在我国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育龄女性就业、人口均衡发展和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隔代照料也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一定影响。建议将隔代照料支持政策纳入“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出台专门法律政策,在肯定隔代照料社会价值、明确界定养育责任的同时,对参与隔代照料的老年人从经济、服务等各个方面予以支持。如在经济方面,探索对参与隔代照料的老年人直接发放带孙津贴或减免个人税收,以及鼓励子女对参与隔代照料的父母予以经济支持等。鼓励大中城市探索有利于多代同住和隔代照料的住房政策。在保健服务方面,加快消除异地就医、异地养老的地域壁垒,方便祖辈异地参与隔代照料;对隔代照料者实施特定医疗服务支持政策,定期提供免费体检并建档跟踪。
构建完备的服务体系,提高隔代照料科学性和便利度。建议综合借鉴先进经验,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力量,构建完备的服务支持体系,让老年人在隔代照料中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一是加强隔代照料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开展隔代照料育儿知识技能培训,弥合祖、父辈之间教育理念冲突。三是提供隔代照料“喘息”服务。统筹社区空间和人力资源,提供婴幼儿暂时性照顾,在隔代照料中帮老年人“搭把手”。
加强和美家庭建设,营造隔代照料的良好社会氛围。建立积极正面的社会评价和舆论导向,引导家庭成员尊重老人、感恩老人,促进广大家庭形成多代人和谐相处、互助互爱的温馨氛围,营造适合隔代照料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