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锡林郭勒盟:

“星期天课堂”让八千多人受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永钦

  近日,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采访时获悉,自2021年年末起,锡盟妇联携手社会组织共同推进的“星期天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将目光聚焦青少年心理与家庭教育领域,成功缓解了众多青春期孩子的成长焦虑情绪,有效缓和了紧张的亲子关系。

  一位来自离异家庭的13岁女孩写信给“星期天课堂”的秀艳老师说:“感谢您长时间对我的帮助,妈妈听课后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的关系比以前融洽多了。”

  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星期天课堂”主要以家长作为培训对象。为了能够提供更为精准且贴合实际需求的指导服务,项目组与学校德育工作室达成签约合作,由各学校的德育老师负责挑选并推荐家长前来参加培训,同时依据家长的实际需求精心匹配相应的课程及专业讲师。

  依托锡盟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项目组每周开展家长培训,并在5所中小学挂牌成立家庭教育指导站,走进学校推广普及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和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根据未成年人生理、心理需要,项目组编制了《锡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课程大纲》,打造系列课程。

  项目组重视团队建设工作,积极面向社会广泛招募志愿者,吸收包括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工、律师、医师、营养师等在内的各类专业人士,组建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团队。团队采用“三步走”培训模式:线上专注学习知识,线下着重锤炼技能,同时深入社区与学校开展实践活动,以此大力培育本土家庭教育师资力量。此外,项目组还积极拓展培训渠道,线上与权威机构携手合作开展知识类培训,线下则针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危机干预、课堂授课及个案与团体辅导等实操性培训。

  项目组始终致力于深度挖掘“温馨驿站”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创新性地推出“四理三同步”模式,即紧密结合心理、法理、情理、智理,实现答疑解惑与普法宣传同步推进、疏导情绪与传授技巧同步开展、调处纠纷与维护权益同步落实,最终形成了主持人讲述案例、讲师讲解知识点、导师深入解析案例、微信群互动答疑的别具一格的授课模式。

  记者了解到,“星期天课堂”截至目前已举办140多期,受益8000多人;为150多个家庭开展指导服务800多次;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200多名;开展未成年人困境帮扶、纠纷调处、家校沟通等30多次,项目荣获锡林郭勒盟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大赛二等奖。

中国妇女报协同教育 6“星期天课堂”让八千多人受益 2024-12-23 2 2024年12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