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
记者 姚建
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372个村(社区)妇联主席手中,每人都有一个“红账本”——汶上县基层妇联组织维权工作台账,记录了本村(社区)妇女儿童重点群体和家庭,以及帮扶走访情况。
汶上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马艳艳介绍说,这是汶上县妇联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有力抓手,不仅强化了基层妇联服务妇女群众的意识,而且提高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水平,提升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家长里短”记本上
“二柱的媳妇患乳腺癌,两个孩子上学,家里多了个病人,家庭收入锐减,负担加重,以后要经常去她家看看,帮助纾解心中压力,其他有能帮的及时帮帮。”
“莎莎两口子外出打工,留下上小学的孩子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光知道疼,不舍得管,这样下去可不行。现在正在报名与‘爱心妈妈’结对的儿童,得给孩子报上名。”
这是汶上县义桥镇东王村妇联主席“红账本”中的部分记录。“红账本”以全国妇联权益部编的基层妇联组织维权工作手册(试用)为参考,以维权“八字工作法(一看、二听、三问、四帮、五报、六想、七讲、八记)”为指导,由和妇女群众接触最密切的村(社区)妇联主席及时摸排、掌握妇女群众的困难和需求,登记在本上。
“作为基层妇联主席,就是要深入到妇女群众身边,带着感情,付出真情,力所能及地帮助她们。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确保不忘不漏,我们必须一笔笔、一件件地写下来。”马艳艳说。
“矛盾化解”落实处
近日,郭仓镇杨庄村妇联主席宋莲芝回到村委办公室,来不及喝口水,赶紧打开“红账本”,走访内容中加上一行:“经过调解,爱民和媳妇的关系缓和了,两口子都表示以后互相理解,遇事多沟通。”
原来,爱民和媳妇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打了一架。宋莲芝听说后赶紧叫上调解志愿者去他家,对夫妻二人苦口婆心调解一番,将婚姻家庭矛盾化解在初始。
像这样的事例“红账本”上还有很多。目前,汶上县已经形成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三级平台:基层妇联发挥密切联系群众、人熟、事熟、情况熟的优势,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基本实现了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有解决不了的矛盾时,向镇妇联汇报,镇妇联联合司法所、综治办、管区等部门进行矛盾纠纷调解,化解有困难的再上报到县妇联;县妇联依托县级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进行化解,未达成协议的转交其他单位或引导诉讼解决。另外,还成立了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和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法院工作室,把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个端口,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调解。
“关心关爱”暖心窝
“婶子,现在我病情稳定了,村里那么忙,你不用老惦记着我了。对了,你帮大妮申报的春蕾女童,前几天银行卡里收到钱了,要不是你帮俺申报,俺就错过这个救助了。”
群众的真诚感谢,体现了“红账本”和妇联工作的意义,串起了妇联和妇女群众的心。小小账本记录了民情,体现了民意,解决了民忧,让“不起眼”的小账本汇聚成了维权关爱的大能量。
汶上县妇联坚持把联系和服务妇女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回应妇女群众诉求。踏进百家门,方知百家情。基层妇联工作人员每一次走近群众,都是一次走心的“思想锤炼”。做好困难家庭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筑起维护和谐稳定的防线。马艳艳介绍说,自2023年10月建立“红账本”以来,全县基层妇联已排查出1127个生活困难或有维权需求的妇女和家庭,走访4000多人次,解决实际问题62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