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 活跃在基层一线

重庆綦江“平安嫂”温情疏解“千千结”

    在綦江区永新镇望场社区的一家商店,“平安嫂”队长何军(中)在为一对店主夫妻调解矛盾。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张凌漪

  ■ 涂萍 张梦寒

  在重庆市綦江区,有这样一支特殊的队伍——“平安嫂”,她们是维护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在家事矛盾化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守护綦江老百姓的平安。居民们称赞道:“看到她们就很安心,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给她们打电话寻求帮助,她们就来解决。”

  为把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在基层源头,綦江区充分发挥基层妇女干部和“热心大妈”在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中的特殊优势作用,组建了“平安嫂”队伍。从2009年在永新镇永新社区试点创建,到如今已在全区21个街镇推广,全区共建立“平安嫂”志愿服务队伍381个,参与总人数达3873人。

  “平安嫂”走街串巷,活跃在基层一线,无论是夫妻矛盾、亲子隔阂还是邻里纠纷,她们都能巧妙化解,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积极贡献巾帼力量,展现巾帼担当。

  夫妻关系的“调和剂”

  在綦江区永新镇望场社区的一家商店里,“平安嫂”队长何军耐心地为一对店主夫妻调解。这对夫妻因家中琐事产生了分歧,原来,店主凌晨出门送货才回家,就应邀出去打牌,妻子出面阻止,便发生口角,导致矛盾升级。何军凭借多年的调解经验,耐心地劝说:“你们夫妻俩之间感情是很深的,都很心疼对方。丈夫做生意起早贪黑也是想一家生活过得好,妻子不让你打牌是心疼你没有休息,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借着换位思考,何军替二人说出了彼此的心里话,夫妻俩不由得看向对方,湿了眼眶最终和好如初。

  像这样的场景在何军调解生涯中已不下百场,“平安嫂”就像夫妻关系的“调和剂”,让家庭回归和睦温馨。

  亲子关系的“暖心桥”

  “平安嫂”戴红旭家住綦河岸边。一天清晨,她在河边巡查时发现一女孩正朝河心走去,有轻生迹象。河水冰凉,情况危急,戴红旭毫不犹豫地下河将女孩救起并带回家中换好衣服。当了解到女孩是因为跟父母闹了矛盾而一时冲动时,戴红旭不断轻言细语宽慰女孩。在她的耐心劝说下,女孩平安回到家中。

  “救人是重要的,但不是最终目的,帮助其真正回归家庭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戴红旭说。

  为此,戴红旭自创了“三心”工作法。一是谈心,分别找孩子和其父母谈心,找问题症结;二是交心,让孩子和父母直面问题,一家人共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案;三是连心,组织父母孩子换位思考,理解对方,接纳对方。“看到帮助过的孩子们一家人其乐融融,我觉得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戴红旭说。

  和戴红旭一样,“平安嫂”在寻常日子里,一次又一次用爱与耐心,为亲子间搭建起“暖心桥”。

  邻里关系的“黏合剂”

  2023年年初,“平安嫂”张亚君在日常巡逻时得知辖区居民张某与杜某因房屋漏水问题产生矛盾。张某住杜某楼上,因房屋年久失修污水漏到杜某家厨房。杜某多次和张某进行交涉,张某均置之不理。

  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张亚君邀请居住在社区的律师和两位邻居多次进行调解,最后杜某与张某达成和解,双方表示满意。

  “远亲不如近邻,大家互帮互助,邻里关系融洽了,社区也就和谐了。”从事社区工作多年的“平安嫂”张亚君有感而发。

  在“平安嫂”的参与下,一个个可能升级的邻里纠纷被成功化解,她们如同邻里关系的“黏合剂”,让社会更加平安和谐。语大学妇委

中国妇女报基层中国 8重庆綦江“平安嫂”温情疏解“千千结” 2025-01-10 2 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