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或许这般的冷水坪才堪称完美……

红色小镇冷水坪的绿色蜕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 廖辉军

  一

  隆冬,抵达冷水坪。这里溪水潺潺,满眼翠绿,云雾缭绕,清风拂面。除了大地的宁静,丝毫感觉不到寒冬的萧瑟。

  蜿蜒山道旁,有户人家,青砖黑瓦,炊烟袅袅,柴门虚掩,犬叫声在山谷回荡。门前屋后,整整齐齐堆满了一排排斑驳陈旧的木制蜂箱。

  太阳升起,浓雾渐散,夏承进如往常忙碌。斧头、锯子,噼噼啪啪声中,他把一块块杉木板锯开,用铁钉拼成崭新的蜂箱。这一次,他的老伴郑凤珍没有拦阻,反而笑眯眯地站在一旁帮忙。

  夏承进是冷水坪的老蜂农,从小生活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厦铺镇最偏远的这个小山村,从未出过远门。凭着祖传的养蜂手艺,他把儿女们拉扯大,送他们上学堂、学手艺,走出了大山。

  过去,村庄偏僻,交通不便。夏承进说:“你看这多好的纯正野蜂蜜,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也挣不到几个钱,要是遇上好年头多出了几箱蜜,还愁着没有销路。但是现在不同了,各地游人纷沓而至,上百箱蜂蜜根本不够卖,而且价钱翻了好几番,这不,趁空隙多备些蜂箱来年用。”

  这时,一旁的郑凤珍接过话:“这地方虽然山高林密,但养蜂的人多了,花源毕竟有限,一年挣个三五万元也不容易。好在政策好,如今我们不再靠天吃饭,平时在村里的三界谷风景旅游区做保安,养蜂成了副业。”

  闻言,我不禁有些诧异。从主业到副业,一个老蜂农实现了华丽转身,背后藏着多少故事呢?

  二

  带着对夏承进经历的好奇与思索,我将目光投向整个冷水坪。

  从距离通山县城十多公里的厦铺镇出发,途经双河、西湖等村湾,一路峰峦叠嶂,瀑布成群,小桥流水,古木参天,俨然世外桃源。

  冷水坪位于幕阜山脉腹地,地跨鄂赣两省三县,俗称三界,是通山县最南端的村庄,距厦铺镇20来公里。域内山峰密布,海拔千米以上,大山溪流汇聚,经毛竹林的山丘平地,形成缓缓河床。因河水清澈,水温极低,故而得名。冷水坪村有10个村民小组,共290户,山林面积5.8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88.8%。当地民谣唱道:“前面大山陡,后面大陡山,出门一脚平,对面喊得应,见面得半天。”

  往山界尖方向,夏承进指着前方说,穿过这片山林,就到“网红瀑布”——鹅公颈瀑布。瀑布落差极大,即便冬季,谷底水流依旧奔腾,不难想象雨季时雪浪翻腾、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

  鹅公颈大瀑布位于厦铺河流域的三界谷。三界谷全长超50公里,谷内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溪流密布,水资源丰富,建有鹅公颈水库(又称天鹅湖)和芦坪水库。其中,鹅公颈水库建于1986年,泄洪道宽82.6米,落差36.8米。坝顶水量充沛时,水流奔涌而下,形成大瀑布。

  多少年来,这处深藏山中的瀑布无人知晓。直到一位探访红色革命遗址的外地游客将其拍下并上传到网上,它才成为网红打卡地。

  看中冷水坪旅游资源的不仅仅是游客,还有眼光长远的投资商,黄良招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地道通山本地人,之前在外经商,回乡考察后,斥巨资打造太阳溪风铃谷,涵盖露营、溯溪和野果采摘等项目。目前一期项目已初步建成,仅国庆节期间就接待数万游客,带动30余农户就业,每人收入达数万元。

  从此以后,夏承进逢人便兴奋地说:“我现在是保安兼安全员,有了稳定的工作和不错的收入了。”

  三

  冷水坪的自然景观与旅游发展,为这里带来了新的生机。而在这片土地上,还有许多像夏承进一样,因冷水坪的蜕变而改变命运的人。八组村民乐国武老人,便是其中之一 。

  八组村民乐国武老人虽已70岁,作为全村69户贫困家庭中最困难的一户,他是幸运的。他自幼残疾,过去靠采摘野生板栗和猕猴桃为生,生活困苦。

  如今,乐国武成了村里万亩有机茶园九宫山基地的正式职工,他还义务担任冷水坪红色教育基地和红军革命遗址的护理员,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在冷水坪村,鄂东南道委机关旧址仍保存至今,青砖灰瓦诉说着80多年前的中国工农革命史。村前小山包上,树木林密,楠竹遍野,矗立着一座大理石纪念碑,铭刻着红5军、红8军和红16师的丰功伟绩。革命时期,冷水坪作为湘鄂赣边区省委机关活动地,曾是江西修水、武宁、湖北崇阳和通山四县政治文化活动中心。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在此领导工农红军浴血奋战,这里是华中地区最后的游击根据地。在根据地建立期间,冷水坪村民们积极参加红军、为红军提供物资。据不完全统计,红军北上抗日离开后,国民党反动派疯狂报复,烧毁村民房屋数百间,杀害村民数千人。冷水坪村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

  此刻,站在正在改扩建的烈士陵园观景台俯瞰村湾,群山掩映之中,许多农舍经过立面改造后焕然一新,一片静谧祥和。而在我脑海里,却浮现出另一番景象……

  清晨,天刚蒙蒙亮,露珠挂满山道两旁的茅草,地上铺着雪霜,人走在上面“滋滋”作响,裤脚很快被打湿。茂密树林中,偶尔惊起一群飞鸟,叽叽喳喳响彻山谷。

  每天,乐国武总是第一个起床。趁着茶园还没上班,他背着水,拿着柴刀,沿着红色遗址巡查,查看砖木是否完好。一旦发现有野猪破坏的痕迹,晚上就得打着手电筒,提着锣鼓驱赶野兽。

  乐国武说,除了冷水坪革命烈士纪念塔等部分旧址初步建成,山上还有红军医院、兵工厂等众多机关遗迹。

  他一边说着,一边用力砍去羊肠小道两旁的树枝茅草,滴滴汗水从额头上浸出,很快与鬓鬓白发凝结成霜,像极了一尊活生生的雄伟雕像。

  告别的时候,乐国武说,如果不是这些革命遗址,冷水坪人或许还过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凉”的苦日子。如今游客们在探访红色历史的同时,也将这里的绿色美景传播到了远方。

  四

  车子经过写有“红色小镇冷水坪”的路牌,前方不远处,村支书夏敬红热情地招呼我们去村委会,说那里有几位本地客商在洽谈旅游项目投资。

  冬日阳光透过高高山梁,洒在绿树成荫的山道上。同行的《通山周刊》总编辑阮冰笑谈:“原来冷水坪并不冷嘛。”从他的话里,我听出了话里的深意,这个偏远村庄正迎来蜕变。

  果然,村委会接待室人声鼎沸,一片欢声笑语。

  转眼到了中午,村里道路两旁停满小轿车,十多家农家乐餐馆座无虚席。游客们听着红军山歌,品着有机茶,吃着嫩冬笋,一盘清水鱼炒辣椒,一碗冒着热气的野生板栗排骨汤,尽情享受。

  冷水坪村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底蕴深厚,被中央组织部定为全国第二批红色美丽村庄和红色教育基地,获得重点支持。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兴起,慕名而来的旅客络绎不绝。

  说到旅游资源,夏敬红如数家珍:“我们村不仅有红色基因底蕴,还有古民居、原始珍稀古树群、上万亩野樱桃,以及‘诗书双绝’的黄庭坚和其曾祖父黄中理创办的樱桃书院。此外,还有‘雷打石’‘蛤蟆不叫念书台’的传说。过不了多久,樱花盛开时,肯定会吸引不少鄂赣两省的游客前来观赏。到时候,欢迎你们再来。”

  于是我想,春赏樱花、夏探幽谷、秋摘野果、冬尝鲜味,冷水坪的四季都各有魅力。在这里,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相互交融,或许这样的冷水坪才是完美的。

  如今,随着游客增多,许多外出务工的党员干部和年轻人陆续回乡,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创业。曾经冷清的村庄,又恢复了热闹。

  后来,在厦铺镇党委办公室里,我看到墙上挂着辖区地图,上面插满小红旗。镇党委书记陈国宁指着最边上的那面说:“这回,冷水坪算彻底变了样。随着咸九高速开工,我们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依托三界谷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以及冷水坪的‘红色文化’,打造休闲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擦亮冷水坪‘全国红色美丽建设试点’的金字招牌。”

  那一刻,从他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冷水坪美好的未来。

中国妇女报什刹海 6红色小镇冷水坪的绿色蜕变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