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培雯:从《康熙与路易十四》看中法交流史

    人物简介:

    董培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夏衍电影学会理事、制片与发行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市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曾担任《睿王与庄妃》《南越宫词》《建军大业》《最好的我们》《巾帼大将军》《功夫足球》等电影、电视剧作品的出品人、制片人。

  ■ 口述:董培雯 制片人

  ■ 记录:陈姝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2024年12月30日,北京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会——“中国故事·光影记忆”优秀国产纪录电影展映活动正式启动。在参展的10部纪录电影之中,《康熙与路易十四》格外引人注目,影片自上映以来国内外获奖无数,包括获第37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科教片提名、第20届中美电影节“金天使”最佳纪录电影奖、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金海鸥”文化历史类推荐作品等。

  《康熙与路易十四》生动地展现了中法两国精彩纷呈的文化交流。当观众沉浸于影片,目睹两国文化互通的那些珍贵片段时,仿若瞬间穿越时空,亲身触摸到数百年前交流的强劲脉搏。

  面对如此丰富厚重的历史题材,影片制作团队究竟是如何从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精心梳理出清晰的故事脉络,又精准地捕捉到那个时代中法两国文化交流的关键节点与生动细节的呢?与此同时,这部影片所重现的中法文化交流的辉煌盛景,在现代跨文化交流方面又有着怎样极具价值的启示意义呢?以下是来自董培雯的口述——

  溯源历史:光影探寻中法交流脉络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由我担任制片人的纪录电影《康熙与路易十四》在国内外上映。这是一部聚焦中法友好交往历程的电影,创作灵感源自对历史细节的敏锐捕捉。回顾广州广播电视台的过往作品,我们挖掘到一段意义深远的史实:1698年3月6日,一艘500吨级的法国商船“安菲特利特号”,满载法国商品与9位科学家,远渡重洋,抵达广州,开启了中法交流的首航之旅。以此为线索,我们开启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探索,力求挖掘出中法各层级、各领域、各时期交流交往中的那些小故事、小插曲以及大事件、大人物,将这些散落于历史长河、鲜为人知却真实发生过的片段精心串联,以期铸就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丰富内涵,且真实、细腻、生动、有趣的纪录电影。

  经过反复研讨与论证,我们从一封路易十四写给清康熙帝的亲笔书信切入,将影片的核心内容锁定在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聚焦康熙与路易十四在位期间,中法两个东西方大国在科技、商贸和思想文化三大关键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不为人熟知的故事。通过精致的情景再现,如实展现在两位帝王的推动下,中法两国跨越国界,实现了科技互通、商贸往来与思想文化交融。这堪称东西方两大文明的一次伟大历史性交汇,为世界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树立了典范。

  这部作品是中法团队携手合作的结晶,它远不止是一场单纯的艺术交流,更是中法两国文化深度对话的有力见证。 

  匠心雕琢:跨越山海的创作之旅

  影片的创作之路绝非坦途,首先难住我们的便是海量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确认工作。

  作为一部反映真实历史的纪录电影,必须坚守严谨,不容丝毫虚构。为此,我们的团队不辞辛劳,四处奔波,一方面搜集、阅读海量资料,购买大量书籍,穿梭于各个图书馆查找珍贵文献;另一方面,聘请了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的多位知名教授担任学术顾问,与他们展开一对一的深度访谈,剧本创作全程接受教授们的专业指导,反复修改、考证、确认,历经无数次打磨,才雕琢出如今的成片。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康熙真迹《圣祖算草》是首次对外公开授权亮相。

  素材的寻找、授权与拍摄同样挑战重重。以《皇舆全览图》为例,历史文献中虽提及此物,却未明确其保存地,究竟藏于哪个国家、哪座博物馆?这需要我们耗费大量精力去逐一探寻。此外,如何将静态文物以最美的姿态呈现于镜头之中,也是一大难点。为此,我们在运镜、打光等方面下足功夫,力求让每一个画面都精美绝伦,引人入胜。

  而且,由于本片是中法专业电影团队分别在两国实地拍摄,语言不通与时差问题成为横亘在前的两大阻碍。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团队成员白天忙碌于国内事务,夜晚则与法国团队线上开会,常常工作至凌晨一两点。幸得总监制喇培康先生,凭借其丰富的电影事业经验以及在法国多年的生活阅历,为我们与法方的顺畅沟通保驾护航,确保了合作顺利推进。

  同时,中法文化差异也是不容忽视的挑战。要让法国团队从心底认同并接受我们的创作理念,绝非易事。但凭借翔实准确的历史资料,我们给出的方案近乎完美,且经得起中法两国专家教授的考证,确保了影片历史内容的真实性与权威性。影片在巴黎、拉罗谢尔等城市上映时,备受法国观众好评,这无疑是对我们努力的最好回馈。

  影片后期制作中的剪辑与梳理工作同样考验着创作团队的智慧。面对漫长的历史跨度与繁杂的资料素材,如何在保证真实还原历史的前提下,避免影片枯燥沉闷,非常考验导演的功力。为此,后期编导张蠡导演匠心独运,借鉴传统章回小说的形式,将影片划分为科技篇、商贸篇、思想文化篇三个章节,构建起三段式章回体结构,让影片层次分明、逻辑清晰,观众得以沉浸式欣赏,轻松理解影片所传达的丰富内涵。

  文化映辉:续写中法友好的时代新篇

  在创作理念上,我们始终秉持“内容高大上,形式接地气”的宗旨。影片以300多年前两大帝王间鲜为人知的交往故事为蓝本,展现东西方文明互鉴的波澜壮阔历史与深远影响,内容无疑是“高大上”的;而在呈现形式上,我们力求让观众喜闻乐见,避免沉闷之感。从画面到配乐,都精心雕琢,想为观众带来震撼的视听享受。片中的情景再现部分更是一大亮点,为避免过于戏剧化而让观众出戏,我们采用做旧手法,赋予画面浓郁的历史感,让观众沉浸其中。

  这部影片承载着多重深远意义,它展现了文明交流互鉴所蕴含的磅礴力量,深度揭示了中法友好源远流长的历史渊源,同时也是中法两国电影合作领域的最新璀璨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际大环境中,影片传递出极具价值的理念: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之间乃至人与人相处,都应以包容、开放、合作之心相待,如此方能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正如中法两国在平等交流互鉴中彼此成就,共同进步,这正契合了费孝通先生所倡导的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影片自2024年5月在广州、北京、上海陆续上映以来,走进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十几所高校。在高校群体中引发了深度共鸣。

  有人说,这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都非常强的作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是的,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初心,如今,从观众的反馈来看,我们显然已经圆满达成了最初设定的目标。诸多观众热情高涨,纷纷选择“二刷”“三刷”影片,他们的这份热情着实令我感动不已,而这无疑更是对整个创作团队辛勤付出给予的最大肯定,也给予我们源源不断的创作动力。

中国妇女报口述 7董培雯:从《康熙与路易十四》看中法交流史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