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琼瑶小生”李志希:寻脉两岸共同的文化之根

    人物简介:

    李志希,中国台湾演员,祖籍河北省雄县,台湾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硕士。北京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品有电视剧《梅花三弄之鬼丈夫》、电影《小爸爸的天空》、话剧《寻味》。

    电视剧《梅花三弄之鬼丈夫》剧照

  ■ 口述:李志希 知名演员

  ■ 记录:熊维西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不久前,于中央美术学院举办的一场以“从银幕到舞台——文化传承与‘家源’寻根下的表演探索”为主题的高校讲堂活动中,海报上一句“家,并未走远,只是好久不见”,深深触动了众人的“家源”情怀。中国台湾知名演员李志希作为主讲嘉宾,为在场师生带来关于表演艺术与文化传承的分享。多年来,这位穿梭于荧屏与舞台间的艺术行者,留下了无数经典形象。他是琼瑶剧里让人意难平的“白月光”,也是话剧《寻味》中念着故土的归人。分享过程中,李志希多次谈及对两岸文化同源的认知和借艺术创作传递两岸情感的体验。

  活动结束后,他接受了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的专访,采访当日,李志希身着一袭简约的休闲装,脸上挂着亲切随和的笑容,让人倍感亲近。当聊起在北京的生活,李志希对北京的大街小巷了如指掌,地铁线路都脱口而出,熟稔得像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不禁让人对他的过往经历充满好奇。他在艺术领域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又有着怎样的体悟?以下是他的口述——

  感怀琼瑶阿姨,让我与《鬼丈夫》相遇

  琼瑶阿姨的翩然离去,令我深感惋惜。2024年9月,我有幸参观了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沧海桑田心如故——琼瑶文学回顾展”。其中包括《庭院深深》《一帘幽梦》等珍贵手稿、多国语言译本、《还珠格格》第一部打印剧本、影视资料,以及拍摄《望夫崖》《雪珂》的盘带和《梅花三弄》等多组剧照。这些展品时间跨度很大,从20世纪60年代起,到2024年琼瑶阿姨的最后一部著作《梅花英雄梦》出版,前后历经60年。它们不仅是琼瑶阿姨创作生涯的缩影,清晰地呈现出台湾文学与影视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流变轨迹,体现了阿姨作品对两岸文化交流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其中,最让我百感交集的,是我在拍摄《梅花三弄之鬼丈夫》(后简称《鬼丈夫》)时所佩戴的面具。这个面具是我从台湾亲手抱过来的,拍摄期间,我每天都抱着它上工、下工。它是由玻璃纤维材质制成,极其脆弱,需要格外精心保护。制作这个面具的过程颇为不易。由于当时工艺技术的局限,整整耗费了7个半小时的时间进行石膏压模。当时,厚重的石膏覆在脸上,我丝毫不能动弹。然而,第一次压模并不成功,后续为了修补,又耗费了3个半小时。这个面具总共做了两个,其中一个就是展览中所展出的,也是我戴得最久、戴起来最舒服的一个。而另一个,则是在拍打巴掌的场景时,掉下来裂开的那一个。尽管它已破损,但一直被我悉心收藏保留至今。

  能参演琼瑶阿姨的《鬼丈夫》是件幸运的事。从1983年入行开始,我一直活跃在银幕上。当时,台湾电影的风格多局限于“跑沙滩”“刀剑片”,琼瑶阿姨的文艺风刮来,那种清新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台湾迅速掀起热潮。我作为台湾电影新生代的第一代演员,参演的第一部电影是1983年由张毅导演的《竹剑少年》,第二部是由陈坤厚导演、侯孝贤担任戏剧指导的《小爸爸的天空》。此时,琼瑶阿姨已逐渐将创作重心转向电视剧领域。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两岸交流增多,文化领域合作不断地深入,琼瑶阿姨的小说在大陆也拥有了大量读者,于是琼瑶阿姨开始到大陆来拍剧,这才有了观众所熟悉的《婉君》《青青河边草》等一系列佳作,这些作品在两岸都收获了极高的人气和口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有一天,我当时的经纪人突然告诉我,要带我去“何园”见琼瑶阿姨。然而不巧的是,那天阿姨不在家。无奈之下,我们只好把录有我作品的录影带,交给了阿姨的外佣。那卷录影带的作品和琼瑶阿姨历来作品的风格反差很大。所以,我并没抱什么希望,只是继续按部就班地拍我的电影。没想到,大约一个月后,制片人何秀琼突然打来电话,告知我获得了参演《鬼丈夫》男主角的机会。

  我第一次见到琼瑶阿姨,是在拍摄《鬼丈夫》里一场火烧戏的时候。那场戏里,被烧的人是我,所以我没有拍摄任务。正好琼瑶阿姨和平鑫涛伯伯前来探班,于是我便陪着他们一起坐船游览扬州的瘦西湖。在船上,琼瑶阿姨对我说:“你台词要记清楚一点哦,逗点是逗点,句点是句点,不能改哦,一个字都不能改。”我连忙点头表示接受。之后琼瑶阿姨还说:“很多人都想看面具之后的样子,我就是不要。”所以我饰演的“鬼丈夫”直到最后也没有露出真面目。

  那一番交谈,让我对琼瑶阿姨对待作品的严谨态度印象深刻。从取景到拍摄,作品中处处都可看到主创团队的用心。印象深刻的是,《鬼丈夫》都是实景拍摄,分别在无锡、扬州、苏州和南京取景,大约拍了4个月的时间。当时那场火烧戏,也全部是实景打造,花费了20万元。那是1992年,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从剧本创作到影视制作,到选角、服化道以及音乐,各个环节琼瑶阿姨都参与其中,她凭借对艺术那份执着追求和创新精神,筑造了一个风格化的影视艺术殿堂。

  在拍摄《鬼丈夫》期间,我也有幸与大陆的优秀演员们共事,并建立起深厚的友情。前不久,在剧中饰演我“岳母”的杜宁琳老师,邀请我去观看她出演的音乐剧。此外,我和“紫烟”的扮演者何音、“杨万里”的扮演者佟瑞欣,也会时常相聚。谈及往昔,大家言语间都饱含着对琼瑶阿姨深深的感恩与怀念。

  寻根、寻亲、寻味

  在《鬼丈夫》之后,我没有再和琼瑶阿姨合作过,但当年在大陆拍剧的经历始终存留在我记忆里,而后我因家族寻根、寻亲的经历,与大陆的联系越发紧密,情谊越发深厚。

  我出生在一个京剧世家,爷爷李永利是清末时颇有名气的花脸演员。大伯李万春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京剧武生“李派”的创始人,与六龄童并称为“南北猴王”。二伯李桐春和三伯李庆春都是京剧表演艺术家,父亲李环春在兄弟中排行老幺。1949年,年仅17岁的父亲和二伯,受邀前往台湾演出,原定两个月的行程,却因时局变动,让他们从此与故乡相隔两岸。爷爷和奶奶相继病逝,父亲都没能与他们见上最后一面。直到1983年,他才在香港与大伯见了一面。虽然他几乎从不向我们吐露心声,但这一定是他心中最深的痛。时光流转,1995年时,我陪当时63岁的父亲回到大陆和亲人团聚,并到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骡马市的大吉巷,寻找我大伯李万春的故居。2023年,我又回到老家河北省雄县道口村,寻找家族的老宅。而后,我捧起故乡的泥土,先后前往北京、呼和浩特和台北,将这饱含乡情的土,撒在各位长辈的墓前。从爷爷那辈开始,我的家族经历了时代变迁和跨越两岸的离散与寻觅。这连接了三代人的曲折经历,和我刚刚参演的话剧《寻味》中所展现的剧情几乎完全暗合。

  话剧《寻味》讲述的就是两岸一家人的故事。我饰演的主人公李金标,是1949年随国民党第177师北平团去台湾的老兵,因当时动荡局势没能回来,就在台湾开了家牛肉面馆,但对故土和亲人的牵挂却从未消散。直到1992年夏末,67岁的他才带着儿子、儿媳和长孙回到幼时生活的北京胡同开启新的生活。一家四代人,聚聚散散,有欢笑,也有泪水。这种两岸之间剪不断的亲情,让我感同身受。

  也正因如此,当导演李宗熹在聊天时谈起话剧《寻味》正在物色饰演李金标的人选时,我当即表示:“这个角色,一定是我这个台湾的外省人来演,更合适啊!”

  自2023年3月首演以来,迄今为止,话剧《寻味》已经巡演超过60场。2024年3月,我们巡演到上海中国大戏院。我发现这是一家有着近百年历史的剧院,结合母亲的回忆和历史资料,我惊觉大伯、二伯、三伯和父亲都曾经在这家戏院登台演出!演出当天,候场时,我在心中默念:这场戏,献给李氏家族所有曾在这个舞台上奉献过艺术生命的人。就在即将登台的那一刻,父亲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手拿长枪,身着天蓝色戏服,头戴软布帽子,在舞台上踱步。恰在此时,舞台灯光亮起,我稳步上台,开启表演。

  在演绎《寻味》的过程中,寻根与寻亲的复杂情绪交织缠绕,令人心痛。

  其中有一场戏,也是整部戏的高潮。回到北京的李金标站在双旋转舞台上,彼时月光倾洒,为舞台铺上一层银纱。随着舞台的转动,他从楼梯上缓缓走下,轻轻将身上的围巾解下,挂在了老宅的柿子树上。随后向柿子树深深鞠了一躬。这棵柿子树象征着李金标的根,无论他在台湾生活多久,柿子树始终是他心中对家乡的牵挂。这场戏中,没有台词,仅靠情绪和气息的声音,却传递着千言万语。我在演李金标,在演我父亲,也在演我自己,一时间,泪水决堤。而台下观众,似乎也被这份深情击中,现场响起阵阵掌声。

  2021年,我从台北教育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经营学系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期间我也了解到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正蓬勃兴起,加上我对故土的眷恋。因此,我将工作重心从台湾转向北京,并有幸参演了话剧《寻味》,这一路寻根、寻亲、寻味的历程,让我对家族血脉亲情以及两岸情谊,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目前我正在筹拍一部新作品,这部作品依旧围绕着两岸情感展开。我期望能继续通过作品,传递这份跨越海峡的深厚情感,如同琼瑶阿姨的作品一般,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架起情感的桥梁。

中国妇女报口述 7昔日“琼瑶小生”李志希:寻脉两岸共同的文化之根 2025-01-17 2 2025年01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