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似乎看到在曾经折伤枝头断处的一株树木,长出了一道新枝芽,当下虽然尚且弱小,却能预见到暖阳之下,旺盛的生命力正在勃发……

山花也有烂漫时

  ■ 黄喜祖

  慢腾腾挪动着身子的暖阳,将世间万物晕染出一片灿灿的金黄。

  洒落在窗帘上的阳光,将浅灰色幕帘上的花纹反射在玻璃窗上,宛如山花烂漫……

  一

  “老师好!您曾经关心的那个女孩子,她现在已经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了。前天,她给我们打来电话,对于在校期间您给予她的关爱,致以诚挚的谢意……” 

  初春的清晨,伏案办公的我,手机铃声突然响起,一位与我颇有交情的曾经的年轻同行,来电告诉我一件并不遥远的“往”事。

  这名权且称她为“山花”的女孩子,她那所经历的伤,让人不想溯及过往。虽然与她未曾谋面,但对于她的故事,我却熟知。

  事情大约发生在五六年前。

  我们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专门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检察官老杨,到我的办公室谈工作。他告诉我一位女生,被欺凌了,那些作案者,手段令人发指,在案件审查起诉阶段,老杨下了一番绣花针一样的较真功夫,就案件所有证据链条,寻踪觅迹,指导公安侦查,三天三夜,马不停蹄。铁证如山面前,那些作恶者被绳之以法。

  之后,我们将此案件共同修改向上级检察机关报送典型案例,被评选为“全省十大典型案例”,当年度还被全国妇联、全国总工会联合评选为全国“关爱妇女儿童典型案例”之一。这下,老杨高兴得宛如小孩子,一见我,总是咪咪地笑,啧啧地夸。

  没过几个月,老杨又上门来了:“哥啊,这次还要邀请您同行,去山花家一趟,任务,‘装’老师。”

  “‘装’什么老师?”我一脸疑惑。

  原来,小山花的案件了结之后,当时经办此案的老杨,担心这件事在原学校可能出现流言,而影响山花的学习,他不得不以“善意的谎言”帮忙向其父母自圆其说,还多次请求县教育部门给予跨校转学。同时,又担心她思想负担太重,一旦在校期间因承受不了压力,或者家长因家里贫困要她辍学,就会耽误了她的前程。

  我曾经当过老师,与家长沟通比较有经验,于是老杨要我假扮成老师,一来规劝,二来解疙瘩。

  不巧,那天是星期日,只有女孩的父母亲在家里。

  “山花呢?孩子班级的张老师前来家访,看看有啥可以帮到你?”老杨一踏进门槛便问道。

  “去鲍鱼场分拣鲍鱼苗了,一天每人200元,可顶得上干杂活一个月啦,挣些钱给自己做伙食费哦。”山花的父亲拉过几张凳子,扑了扑上面的灰尘,请我们坐下。

  山花家是地道的农民家庭,她的父母都是残疾人,可想而知他们家的困境。家里只有一间低矮简陋的房子,勉强算是遮风挡雨,我环顾一下,不免觉得心酸。

  “老师,请您帮帮忙,我家的孩子有哪里不乖,您就批评教育。”与老杨招呼过后,这位暂且称之为大春又佝偻着腰的农家汉子,转过头来向我笑笑道,母亲也一直在夸自己的女儿聪明懂事。

  “孩子很认真,也很聪明,很用功,学习成绩很好,在班上还是班干部,请你尽管放心。我正想向你说起,请你支持她的学习,如果中考考上高中,学校还会依照低保对象政策规定给予减免学杂费。”好在来时我做了一些“功课”,再加上原有的老师“功底”,回应起大春的问话,还算游刃有余。

  困苦人家的孩子,哪个不是喝着苦涩的咸水长大,哪个不曾心中蕴藏着难言的伤疤?我们宽心的话语,兴许能够传达一份温馨的暖意慰藉。

  “好啊,有老师这样费心,我就放心了。”大春微笑着说。

  “我们也会随时与张老师联系,你就放心吧,孩子肯定错不了。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让孩子能够安心在校学习。”老杨拉着大春的手安慰道。

  半晌过去,我们告别。我觉得,这次的“家访”,虽未曾见到小山花,想必其父母的转达,应该会解开她心中的那个“结”吧。

  回程时,我看到大春家的屋后半山腰,一丛丛紫红色的山花摇曳。那是什么花?尽管长在贫瘠之地,葳蕤的样子,却极为顽强。

  二

  转眼间,中考来临。老杨再次来到我的办公室。“哎,山花这孩子,可惜了。”他一坐下就一声叹息。原来,山花决定考职业中专,两年便可以就业,就能大大减轻家里的负担。老杨转述山花的心愿虽然有些遗憾,但听了老杨一字一句地介绍,我很是理解山花的选择——当一个人在艰难中作出抉择,作为“旁人”,我们岂能从自己的立场判断那是对与错?

  “考上了,考上了……”一天上班,迎面一路小跑过来的老杨,如此兴奋地向我高声喊道。是山花考上了?他向我分享的喜讯,是经山花自身的努力与发奋,终于考上了一所中专。

  不久后,山花中专毕业再接再厉考上了一所职业大专院校。可上大专的学费却难倒了她。获悉情况的老杨,赶紧联系了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妇联实施救助行动,并积极向市检察院争取了1万元的助学金援助。

  “哦,我也尽一点绵薄之力,这点钱,你转给她。还有山花录取的这所学校,我有一位朋友恰好在该校纪检组工作,可以请他出面,向校领导提请保密,提供助学援助,帮一帮山花。”我说道。

  一经与之联系,我这位朋友,便答应一定尽力而为。几年来,他像一位老大哥一样帮助小山花。从学杂费减免、勤工俭学等琐事,到如何应对校园内外的复杂环境等心理关怀,他一路对她悉心呵护,亦师亦友亦家人。

  为了山花,一群从前与她并不熟悉的陌生人,对她施以援手,用温暖的力量,助她不断成长,助她积极向上。

  如今,山花也有烂漫时,终于盼得曙光一片。

  “叔叔好!我在学校里一切都好,现在我已经进入见习期,请勿挂念……”老杨在这几年里,只要山花一有微信报喜,他就开心地向我展示:班级的班长、学生会干部、学习成绩每学年优秀、获得奖学金、参与校外帮困……

  弹指一挥间,寒暑易节,春种秋收,山花就业的喜讯传来,大家更为她感到欣喜……

  也许,每一株草都蕴含着独一无二的芬芳;每一朵花,都经受过难以言表的风霜……

  我又想起了那次家访时,山花家屋后半山腰绽放的那丛花。我想,那是雨露的滋润,阳光的惠及,生命的傲然。

  寒冬已过,春山即望。我似乎又看到,在曾经折伤枝头处的一株树木,长出了一道新枝芽,当下虽然尚且弱小,却能预见到暖阳之下旺盛的生命力正在勃发……

中国妇女报新文化 什刹海 6山花也有烂漫时 2025-02-28 2 2025年02月2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