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院”寻“天地”,她们以“美丽”成就梦想

□ 中国妇女报采访调研组

    江西宜春铜鼓县的美丽庭院。江西省妇联供图

  □ 中国妇女报采访调研组

  庐山云瀑泻翠谷,赣江碧水泛轻舟。

  初夏时节的江西,有烟雨朦胧的江南韵味,亦有云雾缭绕的仙境之美。辽阔的赣鄱大地上,饱满的油菜籽静待丰收,亭亭的茶山吐露芬芳。

  此时,若仔细望去,那点缀在山川之间、河流两岸的一座座房屋,那温馨美丽的小院里,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在江西的小巷村落,一步一景如在画中穿行。而这画作的执笔者正是巾帼“美丽庭院”的女主人们。

  2024年,江西省妇联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巾帼“美丽庭院”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女主人们用双手装点美好家园的同时,也用这一座座巾帼“美丽庭院”装点了自己的梦想。

  “庭院美是基础,家庭美、生活美、发展美是目标。”江西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钱昀表示,广泛动员、引导、组织农村妇女并带动家庭成员开展“美丽庭院”建设,女主人的作用至关重要。

  为此,江西省妇联提出,2024年至2026年,不仅要在江西省内重点建设1000户“美丽庭院”精品庭院、100个“美丽庭院”特色村,还要推介100位“美丽庭院”女主人发展庭院经济的故事。

  “这100位女主人需要充分利用庭院空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加工业、手工业、休闲旅游业和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庭院经济,有良好的创业致富效应,有明显的联农带农作用等。”钱昀说,“我们希望通过传播‘美丽庭院’女主人的故事,鼓舞、带动更多农村女性在装点自家小院的同时,也能从中找到发展机遇、实现自我价值。”

  旧村焕发新颜

  在新余市渝水区,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城中村“蛤蟆山村”。

  过去,“蛤蟆山村”的名气源于一个“穷”字,这是一个曾因贫困和恶劣的生活条件被称为“晒死蛤蟆、饿死老鼠”的地方。

  可如今,这里却是出了名的“美”。绕过一棵有600多年历史的古樟树,路过一棵挂满了橘黄色小果的枇杷树,经过几座由老旧房屋改造一新的特色小院,转角便是一座花草葱茏、四季馨香的小院,身穿一件淡绿色中式旗袍的小院女主人何奕笑意盈盈,讲述着她和这座小院的故事。

  “这里原本是一间老旧的农房,几年前,我和几位合伙人正在物色一座小院,误打误撞找到了这里。”要知道,当时的“蛤蟆山村”还是一片衰败之色,何奕和她的合伙人决心“变废为宝”,让“老破小”成为“城中景”。

  除了花木原香,何奕还想让这座“美丽庭院”充满书香:“我们希望借助这座‘美丽庭院’,打造‘庭院+书屋’‘庭院+研学’‘庭院+培训’等乡村新业态。”

  300平方米的小院里,古朴中透着时尚。小院开放一年来,已开展主题读书会、主题音乐会、主题观影会等主题活动近百场次,亲子露营、亲子研学、家庭沙龙等家庭教育活动32场次,“健康中国 母亲行动”女性沙龙、瑜伽展示、妈妈谈等系列活动多个场次……

  新余市妇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如今在“蛤蟆山村”,像何奕的“如一小院”这样的巾帼“美丽庭院”已有多处。今年,蛤蟆山艺术街区还成立了新余市首个街区妇联,何奕当选为妇联主席。“我会在日后的工作中,充分挖掘街区资源,打造特色妇女活动,为姐妹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施展才华的机会。”何奕说。

  借力自然优势

  “庐山之美在山南,山南之美数秀峰”,李白所写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正是指秀峰黄岩瀑布。今年刚刚当选为九江市庐山市白鹿镇秀峰民宿行业妇委会主任的万琳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开办民宿,有着天然的优势。”

  万琳也是一位巾帼“美丽庭院”女主人,她介绍说,秀峰村下邱家坳及张家门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景区边缘,与青山秀水相映成趣,目前,秀峰村民宿共有15家,其中从业女性22人。

  庐山市妇联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自开展巾帼“美丽庭院”建设以来,白鹿镇妇联沿环山绿道及民宿集群,连片打造“美丽庭院”,重点打造了秀峰村下邱家坳及张家门。

  “我们一手抓‘美丽庭院’建设,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一手抓产业发展,主要以民宿与农家乐产业为主,充分发挥妇女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以巾帼之力推动实现乡村经济繁荣、生态宜居的美好愿景。”该负责人表示,“‘美丽庭院’的建设不仅让庭院及周边的环境得到有效改善,优化了乡村生态,提升了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与幸福感,同时将美丽环境转化为经济资源,拓宽村民增收渠道,助力乡村产业兴旺。”

  在秀峰村下邱家坳的一处巾帼“美丽庭院”,记者还看到了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巾帼议事厅”。

  “平时这里是民宿客人的公共活动区域,也作为秀峰村女性专门的议事平台。”万琳介绍,在这里,妇女姐妹们可以更直接、更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鼓励她们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的决策中,女性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度和话语权也得到了提升。

  返乡重拾梦想

  “这就是我的小院,依山傍水,推窗即可见青山飞鸟,闲暇时可听雪喝茶,夜晚还能观星赏月、烧烤露营,让游客在享受美丽乡村画卷的同时,也能圆一场田园梦。”

  头发向后梳成整洁的马尾,黝黑的皮肤透露出健康的光泽,眼前的王赐红语气自信:“我们家是这里最早一批做民宿的小院。”

  王赐红的民宿坐落于鹰潭市龙虎山镇。2018年前,她还是一名东奔西跑的导游:“忙起来孩子都顾不上,时间最久的一次,我在外面带团40多天没回家。”

  为了给两个孩子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王赐红一心奋斗,却不得已缺席了孩子的成长。“有一次小孩问我:‘妈妈,我是不是留守儿童?’”这句话深深刺痛了王赐红的心,2018年,她毅然决定返乡创业,“我相信在家乡也会有好的发展前景。”

  思来想去,王赐红把目光放在了自家的老宅:“正好听说妇联在推动巾帼‘美丽庭院’建设,我就想借这个机会把房子重新修整一下,用‘美丽庭院’打造一座‘美丽民宿’。”

  小院里,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着王赐红夫妻俩的心血:“这里的灯是我们自己用木头做的,这里的楼梯也是我们把木头运回来自己一点点打磨的。”如今,王赐红的民宿被鹰潭市妇联认定为龙虎山景区“美丽庭院”建设巾帼示范户,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

  “我还带领其他村民开办了5家民宿,每户每年增收20余万元,带领就业10人,帮助村民每年销售农副产品16余万元。”王赐红说,“返乡这几年,我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意义,收获了亲情、友情,也感受着梦想成真的幸福。”

  在江西,无数女性以庭院为笔,以生活为墨,在乡村振兴的宏伟叙事中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女性的诗意篇章。她们用“美丽庭院”建设串联起家庭美、生态美、产业美,将方寸天地拓展为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让传统女性角色在新时代焕发出璀璨光芒。

  “下一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将持续引领动员更多妇女建设‘美丽庭院’,助力景村融合、产村融合、‘三治融合’、城乡融合、共同富裕‘四融一共’的和美乡村建设,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中贡献更多巾帼力量。”钱昀说。

  (记者:刘旭 王丹青 姚建 党柏峰)

中国妇女报特别报道 4在“小院”寻“天地”,她们以“美丽”成就梦想 □ 中国妇女报采访调研组2025-05-16 2 2025年05月16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