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亿万家庭筑起幸福屏障

——“十四五”成就综述之家庭篇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

  “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掷地有声。

  “十四五”规划纲要首设“加强家庭建设”专节。五年来,我国家庭建设以“家家幸福安康”为目标,在法律保障、服务供给、治理融合等方面实现全方位突破,为亿万家庭筑起了幸福屏障。

  构建支持家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

  “十四五”期间,我国在家庭领域的法治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政策保障力度持续加大。

  家庭教育立法顺利落地——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政策体系的完善让家庭教育从理念倡导转变为制度保障。

  自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以来,全国多个省(区、市)陆续出台地方性配套法规,形成“中央立法+地方细则”的立体化制度网络。

  反家庭暴力法实施效能显著提升——

  2024年,公安部会同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教育部、民政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和全国妇联印发《关于加强家庭暴力告诫制度贯彻实施的意见》,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024年1月至10月,全国法院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5199份,依法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和人格尊严。

  加强婚姻调解辅导服务——

  全国妇联会同中央政法委加强工作指导,推动各级妇联组织建立“妇联+综治”“妇联+公安”“妇联+法院”“妇联+民政”“妇联+司法行政”多元调解服务模式,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目前,2.7万余个婚调组织入驻综治中心,融入“一站式”纠纷化解平台。

  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更趋健全

  自2016年起,全国妇联在亿万家庭中广泛开展“书香飘万家”亲子阅读活动,上下联动举办活动105万多场,吸引3亿多家长、儿童参与。

  同时,全国妇联依托城乡社区49万个家长学校、4万个家庭教育网络新媒体平台举办家庭教育培训,受益家长累计1.57亿人次。汇聚专家、教师、社工、优秀家长、志愿者等力量组建有50.5万人的指导队伍,编写《儿童家庭德育指导手册》《家庭劳动教育指导手册》《儿童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等1500多种读本,持续推出微课、直播课等线上家庭教育课程。

  各级妇联通过创新阵地形态、整合优质资源、精准对接需求,将科学家教理念送到千家万户,在实践中生根发芽。

  以家庭服务多元化发展赋能基层治理

  为发挥榜样力量,各级妇联组织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五好家庭评选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示范带动更多家庭崇德向善、见贤思齐。

  迄今为止,各级妇联组织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来自城乡社区、各行各业的1648万户最美家庭在平凡中演绎着不平凡的故事,呈现出家家幸福安康的美好图景。

  此外,为更好地服务家庭,解决家庭急难愁盼问题,提升家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级妇联组织不断付出努力。

  聚焦服务“一老一小”,减轻家庭负担——

  围绕助力新的生育政策落地实施,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推动落实妇联系统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的10条举措,推动系统所属幼儿园、儿童活动中心等加大托幼服务供给,指导10省200个社区探索开展儿童早期家庭教育指导和托育服务模式。

  大力促进巾帼家政提质扩容,实施家政培训提升行动,选树宣传最美家政人,提供居家养老育幼等优质服务。动员组织2400多万巾帼志愿者,为独居、空巢、失能老人提供关爱帮扶。

  推动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2024年,全国妇联联动全国600多个城市(县区)开展了1100多场婚恋交友联谊活动,七夕节联动14省区市开展形式多样特色交友联谊活动,示范带动各级妇联组织全年开展婚恋服务活动1万余场,服务150余万人次。

  同时,全国妇联联合国家民委、民政部、农业农村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在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0个会场同步举行“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2024年全国万人集体婚礼,共有5105对新人参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十四五”期间,家庭建设成果斐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家庭建设将继续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家庭基础。

中国妇女报特别报道 4为亿万家庭筑起幸福屏障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高越2025-10-20 2 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